首页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74章 大儒郑玄

我的书架

说到郑玄,就不能不说经学,说到经学就必须说今文经、古文经。

张载的这句千古名言一出,郑玄便立即收起了方才的对付之心。

曹操固然很想把袁否干掉,可实际倒是残暴的,以他今时本日的气力,是决然不敢招惹袁绍的,只能够任由袁否北上。

面前围坐在老者四周的儒生即使没一千,却也不会差太多,袁否大略的数了数,少说也有八百人,古有三千弟子听孔子传道,今有八百士子听郑玄授业,郑玄老夫子还真是不让孔夫子专美于前哪。

说到今文经以及古文经,就必须先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开端,便是法家一家独大,秦始皇兵吞六国以后,也想依葫芦画瓢在六国故乡推行法治,却遭到了极大的阻力,特别是儒家,更成了反对法家的急前锋,因而有了焚书坑儒。

不过曹操还是小小的恶心了袁否一把。

只是郑玄晓得,霸道乐土毕竟只是胡想。

因为有了袁谭雄师的庇护,北上青州再无波折。

袁否晓得他在经学上的成就平平,以是并没有跟郑玄切磋经学的意义,而是直奔困扰读书人将近三千年的主题――书藉!

当下郑玄叹道:“公子的假想固然很夸姣,但要想实现倒是大不易。”

分宾主入坐,袁否也没有半点客气,直奔主题问:“敢问夫子,士子读书所为何?”

袁否嘿然一笑,起家说道:“如果我能够做到不管贵贱,不管士庶,大家皆有书读,大家皆有学可上,老夫子可情愿为我担当起教养万民之职责?”

郑玄足足讲了一个时候,始才停下小憩,袁否便收起书册,上前拜见郑玄。

中间的儒内行里拿的都是竹简以及木牍,袁否却捧着一本印刷精彩的纸质书册,两比拟较,真是高低立判。

以袁否估计,能有几百人听讲就不错了。

在老者四周,如拱星拱月般跪坐着数以百计的儒生,侧耳聆听。

郑玄原觉得袁否会答休学成文技艺,货于帝王家,既便不是,答案也定然附近似,郑玄乃至猜到了袁否的来意,公子否此次来,不过是想求他给他保举几个士子,仅此罢了,但是袁否的答复却大大的出乎了郑玄的预感。

郑玄的声音有些降落,却极具穿透力,袁否虽在核心却仍能听清。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在讲解、观点上存在极大分歧,逐步成了水火难以相容之势。

光临淄以后,袁否却并没有急着持续北上冀州,而是向袁谭乞假,只带着刘晔、徐盛另有太史慈日夜兼程往北海而来。

当辛评赶到许昌并向曹操道明来意后,曹操直接奉告辛评,他只从乱军中抓到乔玳,大乔倒是不知所踪,为了给辛评或者说袁谭一个交代,曹操还煞有介事的派人去大肆调查,终究成果倒是大乔死在了乱军中。

袁否在经学上有多少成就,刘晔心知肚明,这位公子哥虽多才多艺且智计过人,但在经学上却委实没有太多的成就,但是袁否方才说的这一番话,倒是道尽了读书的真谛,也让刘晔对袁否的印象完整的颠覆了。

“门生袁否,草字显责,拜见郑老夫子。”袁否按着门生礼,向郑玄大礼参拜。

袁否说道:“要想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承平,首要在人!”

现在的袁否在士林中间可谓是名闻遐迩,听闻是袁否劈面,郑玄也起家长揖回礼,不管如何说,袁否都是袁氏后辈,而袁绍现在倒是冀、青、并三州的仆人,郑玄固然超然世外不问俗务,却也不敢过分托大。

推荐阅读: 万古神尊     都市修真医圣     方士的炼金攻略     凌天神帝     代嫁庶女,王爷的神医毒妃     痴傻弃妃,陛下请翻牌     太师在怀:帝王宠妃万万岁     人在三国写日记,貂蝉绷不住了     甘棠盛开     雏雀     重生之八卦影后     史上最强人形怪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