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26章 千字文(1)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都是上古的驰名流物。仓颉缔造了笔墨,嫘祖教民制作衣服。
[1]傅训:徒弟的训导,教诲。[2]奉:遵循。[3]仪:端方礼节。[4]诸:各位。[5]犹子:侄子。
【注释】
【注释】
【译文】
【译文】
脾气安静淡定,情感就温馨安闲;心为外物所动,精力就怠倦不堪。保持仁慈的本性,满足就会对劲;追逐物质的享用,意志就会阑珊。对峙保守高雅情操,不被高官厚禄所迁累。
【注释】
【译文】
龙师[1]火帝[2],鸟官[3]人皇[4]。始制笔墨,乃服衣裳。
川流不息,渊澄[1]取映[2]。容止[3]若思,言辞安宁。
《千字文》的成书年代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时,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拔取1000个字编辑成文,用来教诲皇家子孙。周兴嗣绞尽脑汁,用了一夜时候煞费苦心编好了中国教诲史与文明史上的典范之作,是为《千字文》。文章四字一句,压韵整饰,朗朗上口,便于传授和背诵,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可谓训蒙长诗。因为历代书法大师爱好誊写《千字文》,如宋徽宗、赵孟頫等,他们的作品传播很广,书体与气势各别,影响很大,无疑也促进了《千字文》在官方的传播,进步了《千字文》的着名度,也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艺术珍宝。
《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知识于一炉,通篇贯以同一思惟,头绪清楚,说话洗练,构思精美。开首的“六合玄黄,宇宙洪荒”说的是天然征象,包含天文和地理,略论其事,将之作为客观背景,自但是然地顺势将人们引入对社会糊口的阐述,然后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明传统体系讲下去,简明地先容了与人们糊口息息相干的天然、社会、汗青等很多方面的知识,阐述了中国传统文明中源远流长的做人的事理。团体看来,其文采光辉,娓娓动听,又具知识性与兴趣性,成书后一向作为私塾发蒙的必读讲义。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天下各地,接踵呈现了日文、英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版本。
【注释】
两京的宫殿盘曲回旋,回旋曲绕;楼台宫阙腾空欲飞,令民气惊。宫殿表里画着飞禽走兽,另有彩绘的天仙神灵。
乐殊[1]贵贱,礼别尊卑[2]。上和下睦,夫唱[3]妇随[4]。
天是青色的,地是黄色的,无边的宇宙构成于浑沌的状况。太阳东升西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星斗罗布自有摆列。
【译文】
[1]都:都城。[2]东西二京:指洛阳和长安。[3]邙(máng):邙山。[4]洛:洛水。[5]浮渭:指在渭水之滨。长安位于渭水与泾水汇合处的南岸水边。
【译文】
学优[1]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2],去而益咏。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1]草木[2],赖[3]及万方。
奉侍父母和奉养君王,要心存严厉与恭敬。孝敬父母当竭尽尽力,尽忠君王当不吝生命。
[1]笃:忠厚,当真。[2]诚:实在,的确。[3]荣:名誉,光荣。[4]籍甚:昌大。[5]竟:止,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