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5章 三字经(4)
[1]号:号称。[2]当:该当。
【解读】
大小戴[1],注礼记[2],述圣言,礼乐备[3]。
《春秋》是孔子按照鲁国的史乘清算订正的,言简意赅、意义深切,加上年代长远,以是普通人很难读懂。这三本传都是解释春秋的书,人们能够借助于它们研读明白《春秋》。
【解读】
[1]羲:伏羲氏,传说中的当代帝王。[2]农:神农氏,传说中农业、医药的发明者。[3]黄帝:轩辕氏,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先人。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书令人充分,会商令人机灵,条记令人精确。是以不常作条记者须影象特强,不常会商者须天生聪慧,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令人明智,读诗令人灵秀,数学令人周到,科学令人深切,伦理学令人持重,逻辑修辞之学令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脾气。”他切磋了读书的意义,也阐述了读汗青的服从,读史明智,所谓“殷鉴不远”“前车之鉴”,汗青让我们学会辩白哪些是该当接收的经验,哪些是胜利的经历范本。
经籍和子书都体味贯穿后,能够再学习史乘,讲求各朝各代的世系,体味它们的兴衰委曲,从汗青中接收经验。
【解读】
【解读】
诗既亡[1],春秋作,寓[2]批驳[3],别[4]善恶。
【注释】
孔子作《春秋》的时候,笔锋很短长,当时的君大夫若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光荣莫过于天子之华服;若得《春秋》一字之贬者,其热诚莫过于天子之科罚。孔子用词极其讲究,看似平平,不直接表白本身的态度,但是寓批驳、辨善恶于盘曲的文笔当中,号称春秋笔法。
读书从浅近易懂的开端,奠定肄业求知、为人处世的根本,再进一步研习更通俗的知识。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凡是史籍典范、官方传说,对尧都是赞美有加。他非常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办理国度又推行仁义,既是令人敬佩的品德典范,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君王表率。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达的舜做担当人,传贤不传子。当然,舜也不负众望,担当了尧的精力,到处以身作则,令人向善齐贤,身材力行地推行杰出的品德品格,达到管理好国度的目标。现在人常用“尧天舜日”来描述承平乱世,用“尧舜之治”作为后代德政的表率。
三传[1]者,有公羊[2],有左氏[3],有穀梁[4]。
【译文】
[1]典:典章轨制。[2]谟(mó):大臣向天子陈述良谋建言献策的事迹和言辞。[3]训:劝戒训导帝王的言辞。[4]诰(gào):晓谕公众百官的政令布告。[5]誓:出师警告将士的言辞。
太古期间,是指从人类呈现到国度构成之间的汗青期间,也就是原始社会。上古:较早的当代,在我国汗青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期间,偶然亦兼指史前期间。中古:较晚的当代,在我国汗青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期间。当代:畴昔间隔当代较远的期间(辨别于“近代”和“当代”)。在我国汗青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之前。1840年是中国当代和近代的分边界。近代:指中英鸦片战役开端(1840年)到“五四”活动(1919年)这一段时候。当代:“五四”活动到中华群众共和国建立前的一段期间。当代:1949年今后为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