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5章 三字经(4)
[1]典:典章轨制。[2]谟(mó):大臣向天子陈述良谋建言献策的事迹和言辞。[3]训:劝戒训导帝王的言辞。[4]诰(gào):晓谕公众百官的政令布告。[5]誓:出师警告将士的言辞。
【译文】
【译文】
【译文】
周武王,始诛[1]纣,八百载[2],最悠长。
【译文】
【译文】
因为夏桀在位时残暴无道,成汤攻而伐之,建立了商朝。用时六百多年,直到纣王他杀国亡。
【解读】
【注释】
【解读】
大禹以后,大禹的儿子启担当了王位,导致禅让制退出了汗青舞台,中国汗青今后进入了家天下的期间。中国的汗青持续了几千年的家天下统治期间,直到颠覆独裁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天下性反动即辛亥反动的产生,才结束了最后一名满族天子,今后家天下的统治期间才真正结束。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也叫“易经”,用“卦”的情势来解释宇宙间人事万物窜改的事理。
三传[1]者,有公羊[2],有左氏[3],有穀梁[4]。
[1]经:指儒家典范。[2]方:才、当。[3]子:诸子百家之作。[4]撮:撮取。
【解读】
【注释】
戴德和戴圣清算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发扬圣贤著作,这为先人体味前人典章轨制和礼乐轨制供应了详细记录。
[1]国:诸侯所封之国。[2]风:官方歌谣。[3]雅:正乐之歌。分《风雅》和《小雅》两部分。[4]讽咏:背诵、吟诵。
【注释】
【注释】
远自伏羲氏、神农氏再到轩辕黄帝,三位太古期间的帝王都勤政爱民,先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解读】
“四书”熟谙晓得,《孝经》融会贯穿,那么便能够学习儒家的“六经”了。
【解读】
【译文】
诗既亡[1],春秋作,寓[2]批驳[3],别[4]善恶。
周公是周文王统统儿子中最有才调也最有仁慈之心的。周武王身后,周公帮忙周成王帮手朝政,建立典章轨制,因为他的贤达把国度管理得国富民强,初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译文】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2]周礼:书名,周公著。[3]箸:同著。[4]六官:《周礼》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此中以耳熟能详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有反应群众的糊口状况和百姓的思惟和豪情,也有反应社会民风、认识形状,等等。
夏[1]有禹[2],商[3]有汤[4],周[5]文武,称三王。
经[1]既明,方[2]读子[3],撮[4]其要,记其事。
【注释】
中国传统的礼义品德中很大部分直到明天还是无益的。所谓“开卷无益”,也需求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去学习和担当。
【注释】
经籍和子书都体味贯穿后,能够再学习史乘,讲求各朝各代的世系,体味它们的兴衰委曲,从汗青中接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