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扛着二十斤棉花和六匹半的布走了好久才到家,各个气喘吁吁。玉芝瘫在炕上有气有力的和陈三郎说:“爹……我感觉我们该买个车了,这日日去镇上太累了,买东西也不便利!”
朱掌柜一听本身也不亏损,就承诺了下来,让小二喊过来一个亲信大厨,交代他照着方剂搭配调料先把鸡脱毛去脏清理洁净腌制下不提。
一家人察看了一阵,进了一家人来人往最热烈的锦源布庄,日子略微过得去的家里过年都会给孩子扯一身新衣服,以是这布庄的小伴计倒也没有以貌取人,热忱的接待了陈家人。
玉芝假装奥秘兮兮的凑到跟朱掌柜耳边说:“掌柜的,实在我家另有个跟这调味料相干的菜呢,因为家里穷没法做,一并卖与你如何样!”朱掌柜见她捣蛋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童心大起,也凑到她耳边仿佛说悄悄话普通:“是甚么呀?快偷偷奉告伯伯!”但是声音却一点没有抬高,全屋的人都闻声了。
玉芝则出言问到:“二哥,镇上书院一年束脩多少呢?”兆志平复了一下冲动的表情缓缓开口:“一年束脩六两,一个月五百大钱,年后退学的时候还要提两斤猪肉给先生做年礼。”
朱掌柜叫人前来,叮咛小二拿了纸笔,一会工夫就写了两份卖食谱的左券,兆志细心看了看没有任何题目,也备注了如果味道不好左券取消,但是取消今后泰兴楼就不能再卖这道菜了。又逐条念给陈三郎和李氏听,一家人都点头同意,陈三郎就在两张左券上按了指模。
一家子筹议了半天今后给老陈头和孙氏别离买了买了一匹藏青色和枣红色的细棉布。给陈三郎买了一匹淡蓝色粗棉布,李氏也买了一匹香色粗棉布。
明日恰是腊八,过了腊八就是年了,一家人筹议着去买些年货。起码棉花和布要买一些,本年家里挣了钱,李氏决定给孩子们都扯一身新棉衣,除了兆志在镇上上学一年还能穿上一件新衣,上面几个小的的衣服都是破了又补补丁摞补丁了。李氏这个做娘的看在眼里疼在内心,这几天就筹算给孩子们都做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