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我的书架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极少与之愈。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昼半夜愈。以是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呼应,故期之旦昼半夜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不足,必发痈脓也。

茯苓甘草汤方: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茯苓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桂枝二两,去皮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炙厥阴。厥不还者,死。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略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白头翁二两黄蘖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成治呕;脓尽自愈。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30)诸四逆厥者,不成下之;虚家亦然。

乌梅丸方: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十二枚,一法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推荐阅读: 谋断三国     开发者论坛     神话物品专卖店     永夜剑幕     意动天开     我才是武帝     蜜宠101次:乔少的学霸娇妻     驭鬼成仙     王者之超级钟馗系统     妖灵药师     无敌觉醒     魔界之唐诗宋词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