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8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我的书架

麻黄升麻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倒霉,唾脓血,泄利不止者,难堪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倒霉,利之即愈。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乌梅丸方: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极少与之愈。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炙厥阴。厥不还者,死。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白头翁二两黄蘖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十二枚,一法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小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34)伤寒,前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不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推荐阅读: 我是腰王     秦时明月     我的女友我的爱     女神的向导     都市副本:这世界,危在旦夕     快穿之戏精的自我修养     终极高手     人在高武,考古神话     仙侠论坛     醋王上线     娇闺     神豪:舔狗金万倍返还,高冷校花悔哭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