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品寒士1 > 七十三、频惹情恨

我的书架

陈操之笑道:“客岁高侍中为钦使,长康为何分歧行,路程两万里啊。”

王珣出身琅琊王谢,祖父便是鼎鼎大名的王导,父亲王洽是王导诸子中名声最响的,王羲之曾说王洽书法不在他之下,只可惜短折,陈操之赴吴郡肄业前王洽便已经归天,王珣之母苟氏也是当时申明极盛的女书家,谢道韫幼时曾向苟氏请教过,王珣少有才名,神明朗悟,本年十七岁,为桓温辟为军府主簿,其章、表、书、记、文、檄,不待草拟,一笔而下,书风超脱,文辞华丽,甚得桓温正视——

李静姝所生的桓玄已快三周岁,桓玄固然年幼,但言语清楚,边幅也是清秀敬爱,身量较同龄幼儿高大,桓温甚是嬖爱这个季子,让桓玄坐于他舆床边,不时与桓玄低声谈笑。

王羲之已归天,王献之不善交友,王彪之大哥,以是陈操之与琅琊王氏来往未几,不明白这个王珣何故这般热忱,俄然想起前日嫂子丁幼微曾向他提及,琅琊王氏有个后辈慕润儿斑斓多才,托谢韶前来探听,欲向润儿求婚,莫非便是这个王珣,春秋亦是相称——

陈操之大笑,说了前日在陆府两个小娃娃相见颠仆的事,顾恺之亦笑。

桓温浅笑道:“陈掾纯孝,天下知闻,我怎能不允你之所请,你玄月初回到建康便可。”

陈操之一行入姑孰城,径去将军府拜见桓温,奉上从河北带来的珍宝,倒是陈操之从邺城获得的燕国国器,有浑天仪、测日土圭、记里鼓、指南车,这些国器藏在邺宫秘书监库房,桓温在邺城时未曾搜处,此时一见大喜,陈操之不把这些国器献给建康的天子司马昱,却献给他,其意不言自明啊,桓温当即命人将这些国器收好,对陈操之给朝廷进献大量钱帛的不满顿时消了大半——

桓温幼年时曾袖刀独闯仇敌灵堂,手刃仇敌之子,有豪侠之风,一世豪杰,何如敌不过光阴的的摧折,老态可悯——

陈操之墨眉一挑,喜上眉梢,躬身道:“多谢明公。”

陈操之从速行礼道:“本来是元琳兄,失敬。”

冉盛叹服道:“阿兄当真是算无遗策啊,本来在洛阳时,阿兄与沈将军密议的便是此事!”

桓温让陈操之、冉盛就住在将军府外院客房,以便传见。

桓温点点头,问:“冀州总领河北,应有文武全才者坐镇,陈掾既离职,当以何人代之?”

陈操之看着这个身量短小但端倪明朗的幼年官吏,依罕见些眼熟,说道:“似在王右军府上见过,不敢肯定。”

陈操之也有快两年没看到桓温了,人到老年,朽迈得极快,现在的桓温与前年北伐时真是判若两人,其不怒自威的紫石眸大失光彩,面皮略见浮肿,但不知为何,老态毕现的桓温却又显得有些莫名的亢奋,莫非是因为获得了燕国的国器?

檀玄、毛虎生都是桓温荆襄旧部,此二人皆善能用兵。

陈操之道:“明公,慕容垂非可驯之人,明公如何委他以豫州司马之重担!”

这时,一个西府官吏过来向陈操见礼道:“陈刺史,还记得鄙人否?”

陈操之对这个年仅十七岁的王珣说失敬绝非客气语,王珣保存后代的行书帖《伯远贴》是年代仅次陆机《平复贴》的书法奇珍,乾隆三希堂之宝——

推荐阅读: 永生仙墓     陆总,你老婆又在闹离婚     蜜爱100天:龙少女人谁敢动     圣光战神     魂穿全人类     校花的极品保镖     都市最强无限系统     凰权无双:跪下,叫女王     超能烂大街     太初星辰诀     王侯将相系统     镜声欢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