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善经 > 第一章 密林

我的书架

厉知秋不肯生出无端是非,便缩头不看,调匀呼吸,等他们自行走过。哪知这伙人来到这片空位以后,此中一人举手一挥,放言道:“这里地段平坦,又兼夜深无人,就在这吧!”这伙人立时留步,大车戛但是止,更无一人有半点行动,便似肃容严明的军队普通。四下里顿时沉寂无音,只偶尔传出虫鸣之声。

他行了一阵,天气见晚,却已过了宿头,暗忖再归去打尖住店,颇费时候。见到火线一片密林,便盘算了主张,决计再赶一段路,夜间在林中草草一睡,明天晌午便可达到庐州。

丁尊者道:“众位仁爱之兄弟姐妹,已在本宗试守月余。现在辨真之期已过,尊者丁残云,祈求宗长我佛,引我十二位兄弟姐妹踏入正路,入我宗教,共升极乐天下!”他忽地手指上天,脖颈朴重,不住点头,行动非常古怪。那十多个男女却神情严峻,半点声气也无。

这年端五,临安巨富沈一铭身染疟疾,久治不愈,闻知“再世仲景”的大名,便派人前去桃源观重金请诊。余仙固然削发为道身在化外,却常对弟子门人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佛家讲经布道尚要收金索银,我们行医救治,也须按规收取诊费。财帛比如流水,取之有道,用之有法,方显豪杰本质。桃源观只要香火更旺,我们才气救世济民,为贫苦百姓瞧病时才气更有底气。”是以常常有富商富商求诊,余仙均是来者不拒。这沈一铭是江南一带驰名的绸缎巨商,余仙接到请诊,忙令大弟子厉知秋前去临安。

这大汉姓厉名知秋,乃是武夷山桃源观观主余仙的顶门大弟子。余仙自号杏林先生,武功即强,医术又高,常日里经常救死扶伤,在江湖中很有声望,被称为“再世仲景”。厉知秋久随恩师,早已尽得其真传,近年来余仙年事渐大,在江湖中走动的少了,厉知秋便负担起桃源观出诊之责。固然来往驰驱非常辛苦,但这些年走遍山川大河,多有游历,倒也能得意其乐。

正行之间,忽见东首巷子上一行十余人赶了一辆大车,疾步而过。厉知秋一瞥之下,不由得一惊。本来这十余人有男有女,却大家穿戴一件绿衫,那绿衫直绿的出奇,比路旁的垂杨倒柳还要更艳一些。此中两个男人推着一辆辇车,这辇车也不甚大,但车轮过处,辙痕深重,显是内里装着非常沉重之物。饶是如此,这两个男人却奔行敏捷,并不掉队于其他火伴。厉知秋心想:“这些绿衣人来源不明,举止古怪,那大车中不知装的甚么贵重之物,如此之沉,莫非是一车黄金?这两个推车的男人在天险之道推着大车驰驱,却如履高山,明显身负武功,绝非庸手。”若在平时,便想跟去看望究竟,但这时有要事在身,念着丛大人的病症,不敢多搁迟误,当下放开脚步,自顾赶路。

这伙人从南而来,那人喊了三面以后,南首却不必摸索了。厉知秋偷眼望去,见到绿衣人中有四五个二十岁摆布的青年男女,听了那人喊话后神情严峻,暴露惶惑之色。先前发号施令那人留意到这几个年青人的神采,哈哈一笑道:“诸位兄弟姐妹莫慌,这是冷护教传下的探敌之法,本宗集会开堂之时,必定要先向四周示警,以防有人偷听窥视。现下摆布并无动静,看来是杞人忧天了。”

推荐阅读: 出师当天,我一头磕死满院亲人     韩娱之掌控星光     替嫁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我可以点化诸天     凤谋天下:毒后归来     黏人精     多情总裁     余生一个程延之     男主请回头[快穿]     穿越好种田     穿越修仙世界,我的精神病院竟是修仙圣地?     重生之蚊虫浩劫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