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已经打发人去催了,明天就送到。”柳二太太笑着道。
柳家的姐妹几个,每月都有牢固的月钱,至于钗环金饰衣衫脂粉,都有定规,一式几份,大抵不异。不看她们的边幅,只看着打扮,就能看出是一家子的姐妹。
**
等柳若姒、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在柳老太太榻前坐了,就有大丫头带着人送了茶上来。
柳老太太和柳二老爷之前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肮脏,就是柳二老爷结婚的时候。
母子间的嫌隙却仿佛今后种下了。
柳若姒跟着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来到柳老太太的院子里,早有丫头通报出来,门边的小丫头们抢先打起帘子,请三人出来。
想来,是有这只钗的功绩吧。柳若姒心中悄悄地想。不然,柳若媛岂是好打发的。
随后柳大奶奶带着三个孩子来了。
见了柳老太太,柳二老爷、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都忙施礼问安。
柳若娟的头上还是那几样钗环,而柳若姒明天也只戴了两样柳家姐妹都有的。
“起来吧。”柳老太太斜倚在榻上,微微抬了抬手,说道。
现在,柳家的这两位姑太太,大姑太太已经因病归天,留下一双后代。二姑太太虽活着,却跟着夫家在外,几年可贵见一面的。
“回母亲的话,”柳二老爷在柳老太太跟前,向来都竭尽礼节,“明天翰林院的事情少,返来的早些。母亲明天可大安,听媳妇说,母亲的寒腿症又犯了。要不要请崔院判来诊视诊视?”
柳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加慈和。
柳老太太对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老是淡淡的。比及柳老太爷过世后,柳老太太的这类偏向,就愈发的较着。
“老太太年纪大了,甚么实话实话,无所不说,莫非还能让她白叟家操心些琐事?就该捡着让她白叟家高兴的事多,这才是孝道。”柳若姒当时是这么劝柳二老爷的。
看来,是她跟柳玉江说的话起了感化。要不然,柳若媛就是不说甚么,身上必定也要戴出幌子来,给她找不安闲。而自她和柳二老爷、柳二太太进门,柳老太太也没提上午的事,这必定也是柳玉江说了话。
“老太过分些天的大寿,按着三弟信上说的,再过几天,也该到了……”柳二老爷就笑着道。
这倒是柳老太太爱听的话题,就见她神采和悦了很多,一面这才叮咛让柳二老爷三人坐下。
“那就尝尝媳妇淘换来的膏药。”柳二老爷忙道。
柳老太太的屋子里,有四个一等的大丫头奉侍。这带人送茶上来的,就是其一的芍药,柳老太太身边最对劲的人。在柳家,柳老太太屋子里得脸的丫头,天然是又一种面子。比如这芍药,就连柳若姒、柳若媛姐妹们见了,都要称呼一声芍药姐姐。
柳老太太这里本就好说,可贵的是柳若媛能如许。柳若姒不经意地高低打量了柳若媛一番,最后目光停在柳若媛的头上。
作为柳家他这一辈中文采最出众,也是最得过世的柳老爷子赏识的柳二老爷,在柳老太太面前,倒是并不得宠的儿子。柳老太太出身云州的世家大族,十几岁嫁入柳家,先生了柳家大老爷。以后,她又接连生了两个闺女一个儿子,两个闺女都站住了,阿谁儿子却短命了。
当然,各房里别的添置的,又要另说了。除了柳若姒这里,长房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的妆匣只是普通,是极少别的给女孩子们添置甚么东西的,端赖公中的供应。恰是是以,柳若姒看着柳若媛的金钗眼熟,就能判定出是新添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