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慎子 > 第8章 逸文

我的书架

多贤不成以多君,无贤不成以无君。(《荀子·解蔽篇注》)

弃道术,舍度量,以求一人之识识天下,谁子之识能足焉?(《荀子·王霸篇注》)

古之全大抵者,望六合,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神通,托是非于奖惩,属轻重于衡量。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以外,不推绳以内,不急法以外,不缓法以内。守成理,因天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朴素不欺,心无树敌,口无烦言。故车马不弊于远路,旗号稳定于大泽,万民不失命于寇戎,豪杰不闻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故曰:利莫善于简,福莫久于安。(按:《韩非子》有此文)

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六帖》十一舟下有故字)行陆者,立而至秦,有车也。(句亦见《六帖》十一)秦、越远途也,安坐而至者,械也。(《御览》七百六十八)

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意林》)

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于百步以外,下于水尺,而不能见浅深。非目不明也,其势难睹也。(《文选》《演连珠注》、《阳荆州诔注》,《类聚》十七,《御览》三百六十六)

昔周室之衰也,厉王扰乱天下,诸侯力政,人欲独行以相兼。(《文选·东方朔答客难注》)

尧让许由,舜让善卷,皆辞为天子而退为匹夫。(《类聚》二十1、《御览》四百二十四)

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二句又见《意林》及《御览》八百四十九)先王之训也。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可知也;欲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暖可知也。故觉得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贤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按:《墨子》有此文)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而无易民。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蹠蹻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可;君之功,莫大使民不争。今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没法;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故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书钞》四十三引作私善)不可,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类聚》五十4、《御览》六百三十八)

日月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御览》三以此四句为任子文,感作谢)有勇不以怒,反与怯均也。(二句又见《御览》四百三十七及四百九十九)

道胜则名不彰。(《文选·张景阳杂诗注》)

河之下龙门,(《寰宇记》四十六河下有水字)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六帖》六作:追之不及。《寰宇记》亦有之字。)(《御览》四十)

周成王问鬻子曰:“寡人闻贤人在上位,使民富且寿。若夫富,则可为也;若夫寿,则在天乎?”鬻子对曰:“夫圣王在上位,天下无军兵之事,故诸侯不私相攻,而民不私相斗也,则民得尽平生矣。圣王在上,则君积于德化,而民积于用力,故妇报酬其所衣,丈夫为其所食,则民无冻饿,民得二生矣。贤人在上,则君积于仁,吏积于爱,民积于顺,则科罚废而无夭遏之诛,民则得三生矣。圣王在上,则令人偶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疠疾,民得四生矣。(按:《贾谊新书》有此文)

推荐阅读: 小城奇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赘婿出山     海贼王之海之使徒     神兵天子     冷酷前夫:大律师请温柔一点     重生之绝世幻师     地窟:万族婚配,我能看见提示     大龟甲师     焚天大帝     霸王硬上弓:总裁惹不起     追文游戏中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