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邱少而好学,晚而闻道,以此博矣。”(《御览》六百七)
燕鼎之重乎千钧,乘于吴舟,则能够济,所托者浮道也。(《御览》七百六十八)
匠人知为门,能以门,以是不知门也。故必杜,然后能门。(《淮南·道应训》)
昔者,天子手能衣而宰夫设服,足能行而相者导进,口能言而行人称辞,故无讲错失礼也。(《御览》七十六)
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古刹,不能不弛一容于独居之余。盖情面每狎于所私故也。
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意林》、《御览》四百九十六)
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老婆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按:《逸周书》有此文)
久处无过之地,则世俗听矣。(《文选·吴季重答魏太子笺注》)
日月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御览》三以此四句为任子文,感作谢)有勇不以怒,反与怯均也。(二句又见《御览》四百三十七及四百九十九)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地点,忘其丑也。(《意林》,又《御览》五百五十一引作:匠人成棺,而无憎于人,利在人死也。)
礼从俗,政从上,使从君。国有贵贱之礼,无贤不肖之礼;有长幼之礼,无勇怯之礼;有亲疏之礼,无爱憎之礼也。(《类聚》三十8、《御览》五百二十三)
有虞之诛,以幪巾当墨,(《书钞》四十四引作:昼跪当黥)以草缨当劓,以菲履当刖,以艾鞸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斩人肢体,凿其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当世用刑而民不从。(《御览》六百四十五)
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为乐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为不乐也。故生不敷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敷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分,达于短长之变。是以目观玉辂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登千仞之溪,临蝯眩之岸,不敷以淆其知。夫如是,身能够杀,生能够无,仁能够成。
为毳者,患涂之泥也。(《书·益稷疏》)
多贤不成以多君,无贤不成以无君。(《荀子·解蔽篇注》)
公输子,巧用材也,不能以檀为瑟。(《御览》五百七十六)
昔周室之衰也,厉王扰乱天下,诸侯力政,人欲独行以相兼。(《文选·东方朔答客难注》)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而无易民。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蹠蹻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桀纣之有天下也,四海以内皆乱,关龙逢、王子比干不与焉。而谓之皆乱,其乱者众也。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以内皆治,而丹朱、商均不与焉。而谓之皆治,其治者众也。(《是非经·势运篇注》)
法之功,莫大使私不可;君之功,莫大使民不争。今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没法;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故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书钞》四十三引作私善)不可,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类聚》五十4、《御览》六百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