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古槐里有黑羊,因而又引出上面一段故事,即“羊皮换相”。
老子道:“此章关头在‘有为’二字。”秦佚问道:“有为即为不作?”老子道:“非也。有为是适应天然,不妄为的意义。无其为,是为;无其事,是事;无其味,是味。天然之道本有为,若执有为便有为。”秦佚道:“如此说来,有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背天时、地性、民气,而不凭欲望和设想行事。”言罢又道:“敢问先生,既然天然之道本有为,那么大道在那边?”老子道:“再送你《品德经》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秦佚道:“我终究明白: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感化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弭它的骚动,调和它的光辉,混合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晓得它是谁的后代,仿佛是天帝的先人。”老子笑曰:“恰是。”
老聃西行复天命,讲经传道游圣景。
近观脚下,洮水东西两边冰层覆盖二三米,夹着一条银亮的河水,盘曲蜿蜒,泛珠流丹,飞涛奔逐涌泻而下。在那波光漪漪,烟波浩渺的水面上,翱翔着各种羽毛素净的候鸟。站在冰层上,将流淌着的团团冰珠掬上一捧时,会诧异地看到,那玻璃球大小的粒粒冰珠,光彩翠绿,亮如晶莹宝石,圆似珍珠玛瑙。在残暴彩艳的阳光下,颗颗飞光,灿烂夺目,光滑明润,极其精洁,天然天成,精美绝伦。老子情不自禁言道:“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二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槐里是个小村落,早些年也是个穷村落。秦佚母舅既是喜道之人,也是慈悲之人。有一年,村上遭了雹灾,颗粒无收,庄上的人没法糊口下去,大师筹办出外逃荒乞食,秦佚母舅劝大师不要外逃,对峙在本身的故乡糊口下去。他把自家的粮房翻开,将储备的粮食分给槐里村的人们分吃,帮忙庄上的贫民度过饥荒。村大家无不为之打动,灾荒过先大家勤奋,家家都在三年内致富。
老子听过秦佚所述,叹道道:“这个传说固然凄美哀怨,令人伤神。但却给洮水流珠景观平增些奥秘,让人浮想连翩。想必此人形岩壁,便是石媳妇了。”秦佚道:“就是。”
秦佚道:“我知先生企图,就依先生所言,来岁春季保您入住。”
老子一行来到岳麓山下,面前是五彩缤纷的秋色。这山实在不大,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