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云真再放下半个月的时候去贯穿,仍有柳暗花明之感,便只好临时放下。
商阳山的武学分作三层,一曰御剑之道,诸如流星剑法,商阳剑法等,谓之无形之术,可算得是入门法例;二曰御气之道,便似一如心经、剑气樊篱等,谓之离形之术,此乃贯穿剑术与剑气的底子;其三便是御灵之道,这御灵九章所讲恰是剑气起灭转换处最精美的要诀,谓之无形之术,亦是商阳山武学的顶峰地点。
慕容云真大为镇静,但本章末节却细细插着一段话语,却恰是比较借人之气与借物之气的好坏。这段笔墨从一名成就不凡之人前来商阳山与剑圣比试剑术提及,大抵是说此人悟性极高,虽几战几败却常常能活学活用,到最后一次比试之时,此人竟然从剑圣手中学来引气之道。彼时的剑圣用了近三十回合才打败对方,却也猎奇他的引气之道为何能有如此能力。此人因而将本身练功的法门说出,便就是引太阿、工布、龙渊、巨阙四大神兵之灵气为己用,终究演变成为能力无穷的无形剑气。
慕容云真进入商阳山后,早已谙悟天下名剑,对这四把上古神兵,他更是了如指掌,如果有人能借力于此,天然会威猛非常。
话说慕容云真在商阳山隔世担当了剑圣衣钵后,便整天沉浸在山洞石室内研习剑术武学,外人于此皆不得知,直道他是已从这个天下消隐了。
慕容云真是对的,因为这运气之道中讲明了万物虽有气,但却不尽然都能供人差遣:“万物之气分宗源,纯以形象判定,有有生之气与无命之气。有生之气乃生物所发,无命之气乃金石水土所发。概而论之,有生之气易为我所用,而无命之气则难为我所用。”
慕容云真这半年来已经把商阳山的武功学了个遍,若要出山,那剑冢便再也阻他不住了。但慕容云真又不能顿时就走,因为他需求把本身铸好的青锋剑摆设到石室的后阁去。
慕容云真此言是精确的,否者他送剑来此之时早已被撕得粉碎。但当时他只感觉这剑气直如无数藤蔓牵绊,却并无任何刺痛、分裂之感,穷究下来,便是慕容云至心存善念,并不觊觎其他甚么东西。
这些宝剑虽都无甚名由,但慕容云真却晓得它们都是商阳山历代先师的得力之作,便对着这二十七把宝剑一一叩首膜拜一番。慕容云真拜见结束后,又将后阁内的灰尘打扫了一遍,最后才将本身锻造的青锋剑置放在开端的位置上。
慕容云真收起内力,而剑冢上的剑气也随之安定下来,便见他对着剑冢深深作辑一番,这才徐行下山而去。
本来慕容云真早有深厚内力,其演练的结果天然会比初来此地的历代剑圣要强很多。但慕容云真可不想粉碎了石室内的任何东西,便收敛着再练习了一番。
慕容云真看罢亦是连连点头,便想道:“诸如师父和魔宗等绝世高人,早已入得大象无形之境,若想以强胜之,则是难上加难之事。”
“泉影引气于四大神兵,当然大气澎湃,然其招式亦受囿于此,谓之能大而不能小,能刚而不能柔,一得一失终非上上路数。且神兵所引毕竟是无命之气,其窜改始终只限于四大名剑剑气本事范围,若与绝世妙手对抗,必失上限……”
慕容云真这才明白为何卓亦然能自如出入这剑冢,便感慨道:“世人皆道剑冢上的剑气刁悍非常,却不知这些剑气乃灵气之物,来者若天真念杀心,它们又岂会无端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