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维咸光,亦出四隅,去地可三丈,若月始出。所见,下有乱;乱者亡,有德者昌。
其一名曰地侯,主岁。岁行十三度百十二分度之五,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二十八岁周天。其所居,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之国,能够重致天下。礼、德、义、杀、刑尽失,而填星乃为之摆荡。
南宫朱鸟,权、衡。衡,太微,三光之廷。匡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法律;中,端门;门摆布,掖门。门内六星,诸侯。其内五星,五帝坐。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傍一大星,将位也。月、五星顺入,轨道,司其出,所守,天子所诛也。其逆入,若不轨道,以所犯命之;中坐,成形,皆群下从谋也。金、火尤甚。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权,轩辕。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细姨,御者后宫属。月、五星守犯者,如衡占。
星坠至地,则石也。河、济之间,时有坠星。
营室为清庙,曰离宫、阁道。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潢。天潢旁,江星。江星动,人渡水。
作鄂岁:岁阴在酉,星居午。以八月与柳、七星、张晨出,曰长王。作作有芒。国其昌,熟穀。其失次,有应见危。有旱而昌,有女丧,民疾。
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其所往者,兵发其下。
小以角动,兵起。始出大,后小,兵弱;出小,后大,兵强。出高,用兵深吉,浅凶;庳,浅吉,深凶。日方南金居其南,日方北金居其北,曰赢,侯王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方南金居其北,日方北金居其南,曰缩,侯王有忧,用兵退吉进凶。用兵象太白:太白行疾,疾行;迟,迟行。角,敢战。摆荡躁,躁。圜以静,静。顺角所指,吉;反之,皆凶。出则出兵,入则入兵。赤角,有战;白角,有丧;黑圜角,忧,有水事;青圜小角,忧,有木事;黄圜和角,有土事,丰年。其已出三日而复,有微入,入三日乃复盛出,是谓耎,其下国有军败将北。其已入三日又复微出,出三日而复盛入,其下国有忧;师有粮食兵革,遗人用之;卒虽众,将为人虏。其出西失行,本国败;其出东失行,中国败。其色大圜黄滜,可为功德;其圜大赤,兵盛不战。
四填星,所出四隅,去地可四丈。
亢为疏庙,太白庙也。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其他名殷星、太正、营星、观星、宫星、明星、大衰、大泽、终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纬。大司马位谨候此。
昴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毕曰罕车,为边兵,主弋猎。其大星旁细姨为附耳。附耳动摇,有谗乱臣在侧。昴、毕间为天街。其阴,阴国;阳,阳国。
蚤出者为赢,赢者为客。晚出者为缩,缩者为仆人。必有天应见於杓星。同舍为合。相陵为斗,七寸以内必之矣。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挞伐四方。
前线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谓天一。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后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
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大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在斗魁中,朱紫之牢。魁下六星,两两比拟者,名曰三能。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辅星明近,辅臣亲彊;斥小,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