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款,又分信誉放款及抵押放款二种。前者放放款时须立一字据,也有随市道风俗办理者。其日利随市道而定,活期者较小;后者抵押货色,须订立条约,执其笔据,押品如系不动产,则须执其红契,并立字据,由承保者垫还。
川汉铁路股款储存有310万银两,此中106万两股款交由山西三晋源、协同庆、天成亨、蔚长厚、蔚丰富、新泰厚等票号收存,表白山西票号与商办铁路之间存在着融通资金的干系。山西票号还为近代企业收存股款、代招股金。光绪三十年(1904)大德通票号曾在开封、上海、汉口、北京等地为河南均窑磁业公司代招股金。光绪三十二年(1906)日升昌等票号曾为河南广益纺纱公司代为收储股金。
7、汇兑河工经费。清朝河工经费数额很大,由山西票号卖力汇兑,使山西票号又大获其利。如同治十二年(1873)广东的河工经费一万两交山西票号协成乾、蔚长厚、志成信汇兑。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三次汇解银219000两,交山西票号商志成信、协成乾汇兑,解赴天津支应局转解河南河工利用。
郁丰号银500两月息7厘
光绪十三年(1887),以李鸿章为背景的中国铁路公司为构筑津沽铁路,曾乞助于山西票号,争夺票号的支撑。
5、汇票。凭票给付,汇水随行市。
钱庄与钱庄的分歧:
9、借垫教给各省及税关。早在19世纪40年代,广东处所财务机构就曾与山西票号产生了假贷干系,“自道光二十年(1842)办理夷务今后,……藩库度支每绌……向西商贷用”,不过这类假贷是“旋借旋还,无案可稽”。(《东粤藩储考》卷12,转引自张国辉《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票号业的生长》汗青研讨》1985年第二期)到了50年代,因承平天国农夫军叛逆,广东省财务堕入了非常宽裕地步,今后拨解京饷,多向票号借垫。
6、电汇。如用明电,见电后讨殷实承保用款,错则退款,如系各家之密电,用款手续亦与明电同,电费皆由汇款者出。
1、同业对交,各凭各信,不立字据,汇水随市道松紧,临时裁夺。
2、对近代工交业发放存款。到19世纪80年代前期,山西票号除对钱庄停止贸易放款外,也开端了对近代工交业发放存款。固然其数量不大,但无疑是有主动意义的。
钱庄、票号的极盛期是在鸦==片战役今后的一段时候,跟着海内银行业的产生和生长,它们也就因完成了汗青任务而走向了式微。
8、赈款。光绪十八年(1892)山西大旱,由江苏筹银一万两交山西百川通、蔚盛长票号汇解山西巡抚衙门兑收施助。光绪十二年(1886)直隶水涝成灾,由广东将22209两交山西票号百川通汇天津转解分拨灾区。光绪十一年(1885)山东罹难,由上海交山西新泰厚票号5000两、元丰玖票号3000两解赴山东。
德馨堂银2000两月息8厘
4、信汇。各凭各信,字号对字号,下付人堂名,须得保付给,汇水随行市。
20世纪初,在天下展开的收回路矿斗争中,山西票号曾作出了较大的进献。如山西建立保晋矿务公司向英国福公司赎回山西矿权的过程中,山西票号曾垫支赎矿银150万两,并且是保晋公司的首要集股者。直通山西全省的同蒲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得自山西票号的存款57万两,是全数告贷72万两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