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楞严经疏 > 第10章 (10)

我的书架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绩时 明等四境自属前尘。见性未曾生灭。虽见四境。而非四境成绩于见。译人巧略。故别列而总结也。若欲经文当句中具者。应云。见明之时。见非是明成绩。乃至见非是塞成绩。此之四见古今多解。不看前文及此非字。但见成绩之语。便别作意度解释。文无连贯。旨非起尽。孤然作解。岂称佛心。然此经意。明真见不假明暗等缘。而体常照。故下经云。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等。见性既然。闻性亦尔。故下文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实在。岂得复言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耶 二克尔见体离自见相

佛言。汝言人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 以境为因有此见性。故云因见。还以四境征其见因 二破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一)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二(之二)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至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此见及缘皆是妄心别离故有。说何为是而更立非。若了法界一相咸是一如。即同文殊无是非相。故云亦复如是 三重喻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真见自体尚离见相。无体可得。岂令见用照所及乎。又见体尚无体。岂及有见用。又所觉之妄。尚无有体。能觉之见岂能及乎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各种发明名为妄图。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妄图若存。表情难脱。故不能出是非是相。若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独一妙觉湛然周遍。于中更无是相非相。指便是见也。非指即非见也。但文变耳。然笔墨法师。困于章句。竟不能通一相一味者。莫不竞执空华争驰仲春攻乎异端。彼我天隔。苟能居统统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扑灭。住妄图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实在。斯则随顺觉性。云何更容是非是相于其间哉

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觉得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若四境便是见之自体。则相互乖反。为自不成。随属一境即不见三。今汝不然。云何妄执 二破人缘二。一翻前难堪三。一伸难

见与见缘并所想相 见谓识体。见缘即根。是增上缘。能生识故。所想相即境也。是所缘缘。牵生识故。下文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或可见便是根见缘即境。所想相即识。此根境识即十八界。摄统统尽。即龙树四句中人缘所生法也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故故。如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本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先答无是。若立是者。即须对非便有二相。故云则二文殊。次答无无。若立无者即成断灭。将何名为真文殊体。但于真体无是非相。亦不成说真体全无。见之与缘亦复如是。同是一真故无二相也 二合显

唯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像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此中间无是非是 阿难前云无是见者不过见者。如来一一印许。意令于真法界达无是非。及至魂虑变慑。又嘱汝谛思惟。深欲令了法界一相。文殊愍众。请佛明示。此见与缘元是何物。无是非相 二如来正与会通三。一显诸法唯真是非双绝

推荐阅读: 宠妻入骨:总裁大人别闹了     不负相思意     极品狂兵混都市     森工记忆     任逍遥     我的老婆是鬼王     豪情错爱     我爱你,与你无关     极品小医仙     我从山上来要往山下去     三国之云启     幸运之星冲向我之遇见鹿晗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