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间人 无明不了非出世智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该抢先择存亡底子。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迷真起妄见闻觉知。返妄归真常乐我净。不循生灭妙证可臻。苟顺尘劳真常益背。故劝择妄依不生灭 二示修定旋觉二。一正示用心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安闲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菩提之心。具悲智愿智求佛道。务在修证。苟或不明。于菩提心名未安闲 二举义许宣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身之质碍。由见闻知织水火风。执取滞着壅翳不通。遂现四微形相体质。身之觉知。由水火性织彼妄见。扭转移易还复瓜代。分红六根觉闻知见。如纬织经。相互参杂。故名为浊。前则业转。今现相也 三烦恼浊
阿难。汝观人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堕裂。何故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文显可知 二正辨行相三。一总标六根过患
唯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登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捐弃毕尽也。畴昔昔日也。无余者。无明永尽二死已亡究竟之无余也。愿示我等如来本昔因地发心入涅槃道。即真三昧也。故云本发心路。攀登妄图无始本有。故云畴昔。如何摄敛折而伏之令得佛慧。故云入佛知见 四伫听慈旨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该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既能信解果海无念绝名离相本非生灭。将契此心。须亡生灭与之呼应。故上文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若异此者。即暂举心尘劳先起。合尘背觉。岂曰正修 二约义显非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人间只目东西南北。高低无位。中无定方 界之体性依假施设。虽云十方。若以位次。决定较着。东西南北。可为准的。余皆不定 三流变胜利
面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面貌色心相也。汨乱也 二别明五。一劫浊
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洁净 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也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迷惑消弭。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 人缘天然前已广破。今复重释纤疑不挂。故云迷惑销除。心悟实相者。实相无相阔别戏论。今离戏论即悟实相。反复悲泪者。喜悟藏心故。恨无行法故 二阿难别叹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维摩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尚不成以生灭说。况以生灭为因此求证耶。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若不以止门呼应。此生灭心终无暂息。若便以此心为修行者。因果相违终无获证。如上广破 三正辨行相二。一料拣因门二。一举喻总彰生灭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净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底子无明。明相精纯。统统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真觉如水。见闻如浊。定身如静器。定法如澄静。砂如烦恼。泥如无明。地前名伏。地上名断。究竟名精纯。变现即起用。此即同前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乃至背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也 二根尘结解门三。一标义总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