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食酒肉。以火净食。无啖活力 正性者。此杀盗淫性是罪故。复是存亡根赋性故。然喝酒合是助因。今为正性者。以过恶深于辛故。以火净食者以浅况深。生果尚须净食。何况酒肉淫盗杀妄。涅槃护讥嫌戒。与性重等。故须防微免致大过 二反显
长水沙门子璇集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天下二倒置因。倒置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上明三种相续。今明二种倒置。以众生倒置即摄业果故。如前文云。汝但不随别离人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故云倒置不生即真三昧 三别辨倒置二。一总叙倒因
此有统统非因所因。居处住相。了无底子 同相也。此上异相为能有。生今同相为统统。异相本非有因此得生起而为同相之因。斯即前文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下文亦云。妄元无因。于妄图中立人缘性。异既生同。同为能住。异为所住。故云居处住相。此居处住元既无因。复何底子。斯则二相毕竟无住。故云了无底子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如文
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指转相也。由前动故。觉动希静。嫌妄欲真。希欲既生。转增迷倒。不复元静。但得影真。是虚妄心所变起故。故云已非真真如性
阿难。统统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人间五种辛菜 有资益义。皆名为甘。不正消变能坏身心。皆名为毒。五辛者。谓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性热气荤味辣。修行者食。能杀法身。如食毒也。故须断之 二示过患二 一现同鬼住
由因天下怨害循环杀倒置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冤对相仇。连环不止。托嫡亲之父子。发至怨之殛毙。岂不怪哉。初生托质互有想爱。故云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云无想。土枭破镜附块抱果。子子孙孙相成相袭。业使之然。非天然耳。问既是怨对。无感生义。何得用附而生怨中有爱。答托质须资爱想。殛毙由乎先业。爱想无常。由业所起。始虽起爱。后变成憎。故遭其食 三结名类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促学习行渐次 二刳其正性二。一劝持戒二。一正劝止持三。一正明
本此无住。建立天下及诸众生 无同异相也。依前同异觉得底子。而得生起无同异也。之前二相。恰是无明梨耶识体。虽分同异。一念转成微细生灭。满是无明。今后变起江山大地根身种子。故起信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以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地妄现。维摩云。从无住本立统统法。此即无明无因故云无住 二别明倒义三。一众生倒置二。一因迷有相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七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一)
由因天下痴顽循环痴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