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赋性。性圆成绩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统统众生回向 初句蹑前也。十方下正显统统众生皆我心性。心性无外摄无不周。我之赋性既美满成绩。众生皆尔。故云不失。此得同体大悲。是故然也 八真如相回向
自发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自发故。无明不能拒智。觉他故。有情不能违化。障不能拒。物不能违。二利既兼。故无嗔恨 四无尽行
种类出世穷将来际。三世划一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随机随感现种类身。尽将来际化复作化。三世下释以是也。以知三世空寂故。得穷将来际。以达十方无碍故。能现种类身。若时若处现化不断。故云无尽也 五离痴乱行
各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敬行 现尘现界现身现说不相留碍。故云各种现前。皆从圆融三德般若之所发明。故云第一。此之妙行超越统统诸法门。故名为尊敬 九善法行
一欢乐地
一符条约。各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现种类身。即普现色身三昧。说无量法。不离四种辩才。若身若说。皆是智用咸归于理。华严云。此菩萨于一念顷得无数三昧。了知此之三昧同一体性。乃至得统统法实在聪明。是故能合各种法门得无差误。由无差误故离痴乱 六善现行
阿难。是善男人。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地。名欢乐地 菩提佛觉也。前则若出未出。如火前相。名之为暖。今如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故云善得通达。故此初地名通达位。尽佛境地理显也。以得无别离智善达法界一真划一离能所相。故唯识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又云。善达法界得一真划一。乃至得遍行真如。仳离生性障。修檀波罗蜜增上。言遍行者。以此真如遍在统统诸行法中。现在证得。自利利他得安闲故。名欢乐地。华严仁王广明其相。今不具录。下皆仿此 二离垢地
阿难。是善男人。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乐行 初二句结前。具足下正明。此有三义故欢乐。一具足无量佛德故。如观音云。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既云不思议。便是无量佛德也。此之妙德。先未曾获。今自具足。故云欢乐。二众生受化故欢乐。十方者。现十界身利众生也。随顺有二。一众生趣类不等。根行有异。菩萨随顺以形以说。此明能化随顺也。二菩萨现各种化。众生随顺一一受化咸皆得益。此明所化随顺也。能所既皆随顺。机应俱生欢乐。故以名焉 二饶益行
则于同中闪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一中现无量。故云于同现异。无量中现一。故云异相见同。身说皆然也。以知统统法同一法性。能作各种异说。而不失一性一相之旨。维摩云。能善别离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故名善现 七无著行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一)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二)
阿难。是善男人。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余处所说。加行属内凡。未证圣性故。今经从干慧地来便名圣位。何但加行。故此特云妙圆加行 二正辨加行四。一暖位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统统佛回向 赋性觉体何尝起灭。故云湛然。此湛觉体。三世诸佛无二美满。故云觉齐佛觉。此则得划一觉与诸佛同。故云等统统佛 四至统统处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