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无上座及阿阇梨。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平辈高低。曰上座。阿阇梨此云轨范。谓与众中作轨范故 二入国循求三。一划一行乞二。一正行划一以循乞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 从戒定慧所成绩故。故非欲爱
是以渴慕。从佛剃落 胜相妙绝。知非爱生。思渴瞻仰。故求舍爱。愿从佛化。俾易妙身。斯不知以爱舍爱转增妄矣 二彰其妄夫二。一总彰沦溺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如同琉璃 如来大相有三十二。谓足下安平至顶成肉髻。小相有八十种。谓无见顶至手足有德相。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故名为好。释梵轮王亦有大相。然无其好。含混不明。不名胜妙殊绝。形状体质清净无垢。喻琉璃也
皆由不知常住至心性净明体 迷自本真也。无始晦殊。故曰不知。不生不灭。名为常住。离诸伪妄灵鉴不昧。故曰至心。三德具足为统统法之所依止。故云性净明体。众生悉尔故曰皆由 二认妄
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此云近少。义翻尘性。观尘性空而得道故。微尘便是色近少分。邻近虚空是色边沿。故名尘性为近少也。以下经云。我悟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更不足人。经不具载。故云等也。即三迦叶辈。此皆头角。为众知识。纲领佛法。各有弟子。故云上首也 二缘觉众
心中初求最后施主。觉得斋主。无问净秽刹利贵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寒微。发意圆成统统众生无量功德 施主此云施者。阿难乞食。意祈末厥后请僧者。我当赴彼。故曰斋主。净秽即刹利旃陀也。刹帝利。此云地主。即王种也。故云贵姓。旃陀罗。此云杀者。即魁脍淫酒家也。体例也。轨则如来。行划一慈。不取贵择贱。俾施者见者得福无量 二仰效无遮以除谤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人间深恩爱 父母老婆是恩爱之深者。世人以舍粗重恩爱为其至道。而不知修行见爱尚是妄心。故鞠问之。火线推破 二答舍爱之缘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城之濠堑曰隍。斋庄划一。不失威仪。温馨恭谨。足成令则。以斯行乞。物无不从。仰效尊仪。故云斋法也 二示遇恶缘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把戏漂亮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取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尔时此时也。漂亮伽义翻本姓。下经云性比丘尼是也。婆毗迦罗。亦云劫毗罗。此言金头。或云黄发。食米齐外道也。师事梵天而得此咒。咒是梵天先说。外道实施。世人讽习觉得把戏。将毁戒体者。别摆脱戒。白四所发。形愿业体。体即无作。从作戒生。是第三聚非色非心为戒所依。持之则肥。犯之则羸。故云戒体。阿难偶然。遭逼入舍。欲犯未犯。故云将毁。若据下云。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应知阿难不毁吉罗。缘起如别 三佛垂哀救三。一斋毕归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