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未曾见有 境不对眼而称见物 二破转计二。一牒计夺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五破随合二。一引经建立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设汝执言能见面者。汝心及眼应处虚空。以根境相对方成见故。若许处空。显是在外。如何复执心居身内。又若在空即同别人。天然不是汝之心体。此之二过。应立量云。汝之心灵。定不在内。见汝面故。如同别人。破次过者。但改宗云定非汝体。因喻如前 二他见还同己体破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一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境风外动。妄图内熏。识浪潜生为自心相。空华变幻。起灭无从。不了本如遂成久执。及推地点妄谓身中。反覆穷研理无所据。故佛结指令悟其非 二破在外二。一立二。一正立

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江山。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远观物像。近见琉璃。问答极成。故云如是 二据法责其独观

阿难白佛言。世尊。统统人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下文有十二类。今举大数。凡夫造业分歧感果不同。名为异生。统统人间者。举依显正也。前举凡心在内。后指佛眼在面。欲取例己亦复然也 二指已结答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若汝坚执无体能合。十九界第七尘。体毕竟无。亦应有合。人间学者谁信有之。故云不然 二破有体二。一表里出入不成破二。一正夺破

以是者何。比方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引喻例法。伏受前非也 二蹑喻建立今义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地点 总问所依也 四引例以答二。一引他为例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又若汝心能见面者。本分身处应无知觉。以在眼根处虚空故。身如有觉。眼必无知。在一不在一。经文巧。略故不言也 四二觉应成两佛破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讲堂身也。阿难心也。如来大众五藏也。户牖根也 二示益安其所怀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暗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四破见内二。一约见暗以建立

阿难顿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身中无救。身外必定。不遇尊言莫悟斯旨。故顿首于佛。谢非立是也。以头至地稽留少时。故名顿首 二释成二。一引喻贯穿前非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如同琉璃 略牒语简能够意知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双叙别立。文显易知 二问今所立答在诸根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目睹时。心别离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安在外 具云兜沙罗。此云霜。佛手柔嫩如兜罗绵。三十二相中一相也。眼属成分。心若离者合不别离。若别离者。应不离身。以不离故名为相知。故此责云若相知者云安在外 二结破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职位中间永无诸勉强相 因苗辨地。言直心直。苟或反此。罪非轻小。以下经云。若大妄言。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若诸比丘。心如直弦。统统实在。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绩菩萨无上知觉也。发心曰始。究竟名终。弹指能超。故无勉强 四问其见爱二。一问

推荐阅读: 最强医道     贞观大闲人     奶妈攻略     大明影侯     王都三十日     巨星宝贝影后妻     帝少霸宠首席刺绣官     大明天启     超品保安     御医     荒州王     中国的功夫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