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一多心体也。遍局身材也。余文可知 二别破二。一一体多体义失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地点。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若心在中。中应无惑。必有地点。何者为中。故举身处以定中位 二随计斥破二。一在身无中破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多么 世尊现相以呵叱。过之深也。阿难惊起以避座。执之重也。情之主宰皆谓我心。今被顿呵。孰不惊诧咄呵声。矍(居缚反)逸起貌 四克示非真
而白佛言 此上皆是经家缀缉叙敬仪也。下即口业
佛告阿难。统统众生从无始来。各种倒置。业种天然。如恶叉聚 凡夫外道常等四倒。声闻缘觉无常等四。故云各种。无始无明熏习成种。种必有果。子子相生。熏习不竭。如线贯珠次第相连。名恶叉聚。恶叉梵语。此云线贯珠。经云。诸法于识藏。藏于法亦然。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应法师云。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没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其间杏仁。故觉得喻。喻惑业苦也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引喻难也。如人间人称见外者。必待出门方名流见。若人居室。门岂自见。门眼也。民气也。汝称目睹。理恐不然
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结前非也。相如故意。则名为着。云何妄立不着义耶 二结
若兼二者。物体混乱 因心所兼。根尘相杂。尘亦别离。根亦无知。物即尘也。体即根也 二不杂非中破
是故应知。统统无闻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此上七段。破妄所依竟。然凡情所计虽复万差。因依之处不过此七。欲推妄体。先破所依。其犹城陷则贼亡巢倾则卵覆。征虽有七。处则唯五。第四第七无别处故。随合无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详之可见 次破妄显真二。一破妄心显至心三。一阿难伸请二。一责躬遭难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此下皆咨求法要恭敬之仪也。梵汉两仪。听众咸坐。欲有叨教。从座而作。如礼请益则起。更端则起。将有承听。必须复坐。经有退坐一面。儒有居与汝言。皆令摄仪受法无谬也。言座起者。从法空体起悲济用也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六破中间二。一引经建立
恭敬 意业也。谨肃曰恭。仰重曰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