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就坐直了身子。
“也不晓得浙江会是谁上位继任布政使!”七娘子就拉扯开了话题。
“还是小七懂事。”她嘉奖七娘子。“没有等闲松口……”
“不过,比来四姨娘的目光是越来越低。”七娘子莞尔一笑,“畴前看上的还是张唯亭先生家的二少爷,现在,竟是连三少爷都肯屈就了。”
七娘子也只得跟着五娘子退到了外间。
第九十二章 说项
大太太面上就不免现出了一点笑容。
倒不如直接把话挑了然来,奉告大太太本身和四姨娘私底下有过几次打仗。
“女儿想着……”五娘子仿佛也明白了过来,咬着唇就渐渐地阐发,“父亲如果要站到太子这边,早几年就表态了,恐怕……是一向担忧被皇上猜忌吧?”
可现在获咎了皇宗子,又直接帮了太子一把,皇后就想乘势把这个封疆大吏招安进麾下了。
“京里只怕是又来信了吧?”
这几个月,从京里往姑苏写信的人家,前所未有的多。
皇上本年也不过是四十多岁,恰是春秋鼎盛的时候,固然身子骨不大安康,但多年来,也没有甚么大病。
七娘子很有几分羞怯,“倒是许了几两银子,怕还把我当刚进正院的小女人呢……我也没承诺下来,就没过问数量。”
又猎奇,“四姨娘许了你甚么好处没有?”
政务繁忙,大老爷又宠任浣纱坞的三姐妹,虽说溪客坊还是荣宠不衰,但比起几年前四姨娘霸宠的局面,老是要落寞了几分。
“这些人固然看似无权无势,只是攀附我们家度日,实则个个不是有策画,就是有人脉,或是有一张利口。”大太太教诲五娘子、七娘子,“常日里千万不能怠慢了,不然恩反成仇,那但是甩不掉的费事。”
三娘子婚事不顺,四娘子又破了相……四姨娘也就垂垂地沉寂了下去,在大太太跟前谨慎翼翼的,连一丝儿错处都不敢有。
“那我就在月来馆等你吧!”
大太太倒是再不肯往下说,只是催七娘子,“快去月来馆玩耍吧,也累了大半日了,很该疏松疏松。”
大太太也垂垂地就不把四姨娘放在眼里了。
吃过午餐,她才回了西偏院。
一向以来,她只晓得大老爷不肯站队,却没有沉思过里头的起因。
五娘子就撇了撇嘴,暴露了一脸的不屑。
很快就又进了十月。
五娘子和七娘子都点头受教。
都城又不竭有信过来,这几个月,大老爷每日里都要和师爷在外偏院群情好久,连浣纱坞都去得少了,每日里只是进正院坐坐,就一脸怠倦地出外院去了。
扯谎讲究的就是九分真,一分假。
五娘子还只是面露不解,七娘子却也跟着大太太倒抽了一口冷气。
得了梁妈妈的一句‘是’字,也就不再多理睬,不过又丁宁了几句,“郑家不要走得太近,李家是熟惯的,礼品要格外用心……”随口几句交代,就不再过问了。
大太太眉峰一挑,“哦?”有了几分纳罕,“她如何就求到了你头上?”
梁妈妈忙笑回,“有,这事儿还很多。李家来人送信,又添了个女人,福建布政使郑家也来人存候,送了本年的年礼,倒是比平常更加厚了几分。另有……”
也难怪秦帝师都要切身写信来做说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