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娘松了口气,叫了吴妈妈来,拿了几本旧账册出来,翻了任一一页,糊住最后的结算备用。
大老爷又随口问过一阵子中秋节礼该如何送。
元娘见大少爷脸上没有半点儿伤才松了口气,心机又转回后院中馈上,母亲病着不能劳累,父亲这幅模样兼管着也不是悠长之计,但毫不能就交到几个姨娘手里,待看到六娘一脸淡然的出去,眼睛一亮。
大太太面色更加丢脸。
二少爷眸子转了转,站出来道:“儿子这里有个发起,不知当说不当说。”
三娘脸上就暴露忿忿不平之色。
“三姐姐和四姐姐说得都有事理,现在我们府里如许,不如依着旧例,往几家靠近的还是送礼,余的要有礼送过来,我们再回一份。”
大少爷兄弟几个面上都是一紧,一齐起家施礼应是。
大少爷闪躲了一下,虽没有被砸个正着,却也被浇了一头一脸的茶叶和茶水。
四娘思虑了一会儿,轻声道:“现在府里老太太和太太都不好,爹爹又遭了如许的事,哪会故意机过节,女儿感觉该闭门谢客,停了送礼。”
三娘虽不平气,却也晓得六娘如此行事才是最好的,不甘心肠应了。
六娘刚说完,大老爷就点点头。
过了伏暑,迟早开端转凉,六娘把前一日的帐本对好,去正房与大太太对账。
元娘惊叫了一声,仓猝拿了帕子给大少爷擦,“快看看烫伤没有?”
“母亲,现下感觉好些没有?”六娘问道。
“娘,叫你好生歇着,你又要看甚么帐本子!”五娘从侧间端着一蛊补药过来道。
“好孩子。”元娘把七娘拉到身边道,“你是个懂事的,常日里也别总闷在屋里,今后你姐姐们管事,缺了甚么、想吃甚么尽管开口。”
过了一日,六娘指了三娘账上的两处题目,三娘正要辩论,下人报出去讲两位姑爷来了。
大太太不好当日,元娘就返来了一次,此次是她第二回返来。
好轻易等把账单都看了一遍,大太太又亲身问了好几桩庄子与铺子上的事,若不是五娘拦着,大太太还要亲身见几个外管事,如此以后,大太太才用了两口粥水躺下来。
大老爷日日在外头宴客陪酒,喝得醉醺醺地返来便万事不管或拉了丫头混闹。
“几位mm理事,老太太和太太跟前侍疾可如何办?”二少爷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问,又说:“不如儿子们白日读书,夜里回后院侍疾。”
大太太养了快一个月身上还不大得劲,陈老太太出面请了擅调度的老太医的来给切了两次脉,留下几张补药方剂,叮咛叫大太太莫要郁结,好生疗养。
三娘、四娘和六娘一起应了。
三娘上回管家,想着显出本领来,在大厨房省察,闹得府里高低怨声载道还迟了瓜落,这回格外谨慎隧道:“府里往年都有旧例,依着旧例送就是。”
第四十一章设法隆冬不重来
大少爷几个叫大老爷打发还了书院,勒令好好温书。
“来人,去请大少爷来一趟。”
六娘和五娘一起靠畴昔给大太太抚胸顺气。
“爹,儿子以为此事恐怕不当,现在府上说不得正叫外人都看在眼里,若叫妾室主持中馈,爹忘了您是因何事遭弹劾而夺职的吗?”大少爷肃着脸上前一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