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16章 汾水(3)

我的书架

晋水

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

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涡,便是水也。

湛水出轵县南原湛溪,俗谓之椹水也。是盖声形尽邻,故字读俱变同于三豕之误耳。其水自溪出,南流。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摆布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坛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盎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

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迳受阳县故城东。按《晋太康地记》,乐平郡有受阳县。卢谌《征艰赋》所谓历受阳而总辔者也。其水西南入洞过水。

湛水南迳向城东,而南注。

王曰:余戏耳。公曰:天子无戏言。时唐灭,乃封之于唐。县有晋水,后改名为晋。故子夏叙《诗》称此晋也,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晋书隧道记》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一名结绌山,在县西北,非也。《山海经》曰:县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先人踵其遗址,蓄觉得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於水上。摆布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好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当中,最为胜处。

水注文湖,不至汾也。

湛水

文湖水又东,迳中阳县故城东。按:《晋书隧道记》、《太康地记》,西河有中阳城旧县也。

余按:《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罢了,一定一如书传也。故晋邑矣,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觉得言戒也。武侯二年,又城安邑,盖增广之。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王莽改名洮队,县曰河东也。有项宁都学道升仙,忽复还此,河东号曰斥仙。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见知者,后以识胆而去。涑水又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外洋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高低也。《大荒西经》云:大荒当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今后起落,百药爰在。郭景纯《注》曰:言群巫高低灵山,采药来往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盐监。长五十一里,广六里,周百一十四里,从盐省,古声。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河东盐池谓之监,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盐,天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水暴雨澍,甘潦奔泆。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防其淫滥,故谓之盐水,亦为堨水也。故《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池谷渊深,摆布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路出此中,名之曰白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春秋·成公六年》,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盬。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盬,盐也。土人土风,引水裂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一千馀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推荐阅读: 不做深情舔狗,校花跪着求我别走     一世之雄     孺子帝     重返97之逆转未来     帝少,萌妻变甜啦     通灵师异闻录     逆天神帝1     休夫成瘾:王爷太流氓     最强妖帝系统     超品兵王1     囚婚,总裁前夫太绝情     西游:神医唐三葬,这悍匪又纳妾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