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18章 济水一(2)

我的书架

又东为白马渊。渊东西二里,南北一百五十步,渊流名为白沟。又东迳房城北。《穆天子传》曰:天子里甫田之路,东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觉得赵郡屋子也。余谓穆王里郑圃,而郭以赵之房邑为疆,更加非矣。

又东过济阳县北。

又东过冤朐县南。

泽际又有沙城。城左佩济渎,《竹书编年》,梁惠成王九年,王会郑釐侯于巫沙者也。泽际有故城,世谓之水城。《史记》:秦昭王三十二年,魏冉攻魏,走芒卯,入北宅,即故居阳城也。《竹书编年》曰:惠王十三年,王及郑釐侯盟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还釐于郑者也。《竹书编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卫,荀瑶城宅阳。俗言水城,非矣。

济水又东北流,南济也。迳阳武县故城南,王莽改名之曰阳桓矣。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济水又东,迳荥泽北,故荥水所都也。京相璠曰:荥泽在荥阳县东南,与济隧合。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迳卷县故城东,又南迳衡雍城西。《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西济于济隧。杜预阙其地,而曰水名也。京相璠曰:郑地也。言济水自荥泽中北流,至垣雍西,与出河之济会,南出新郑百里。

又服从县东北流。

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

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遂葬定陶,贵震山东。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公卿遣后辈及诸生、四夷十馀万人,筹划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二旬皆平。莽又周棘其处,觉得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今其坟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宅兆,事与书违,不甚过毁,一定一如史说也。坟南,魏济阴郡治也,世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寝也。

《晋隧道志》所谓京有大索、小索亭,《汉书》,京、索之间也。索水又东,迳虢亭南。应劭曰:荥阳,故虢国也,今虢亭是矣。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虢亭,俗谓之平咷城。城内有大冢,名管叔冢,或亦谓之为号咷城,非也。盖号、虢字相类,字转失实也。《民风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薄中,羽寻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之者觉得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故作鸠杖以扶老。案《广志》,楚鸠一名嗥啁,号咷之名,盖因鸠以起目焉,所未详也。索水又东北流,须水右入焉。水近出都城东北二里榆子沟,亦曰柰榆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木蓼沟水注之。水上承都城南渊,世谓之车轮渊。渊水东北流,谓之木蓼沟。又东北,入于须水。须水又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索水又东,迳荥阳县故城南。汉王之困荥阳也,纪信曰:臣诈降楚,王宜间出。信乃乘王车出东门,称汉降楚,楚军称万岁,震惊六合。王与数十骑出西门,得免楚围。羽见信大怒,遂烹之。信冢在城西北三里,故蔡伯喈《述征赋》曰:过汉祖之所隘,吊纪信于荥阳。其城跨倚冈原,居山之阳。王莽立为祈队,备周六队之制。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圣旨,割河南郡自巩、阙以东,建立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以南乡筑阳乡亭侯李胜字公昭,为郡守,故原武典农校尉,政有遗惠,民为立祠于城北五里,号曰李君祠。庙前有石蹠,蹠上有石的。石的铭具存。其铭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诚,今犹祀祷焉。索水又东迳周苛冢北。汉祖之出荥阳也,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项羽拔荥阳,获苛,曰:吾以公为大将军,封三万户侯,能尽节乎?苛横眉骂羽,羽怒,烹之。索水又东流,北屈西转,北迳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水。杜预曰: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东入汳。《春秋·襄公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便是水也。

推荐阅读: 灰塔的黎明     海贼之神级副船长     幻想心世     镇世潜龙     小鬼修仙     穿成凤凰男     极道兵神     歃血     蝶与谍     巫道成仙     天才凰后:王爷,矜持点!     无上遁一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