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过定陶县南。
泽际又有沙城。城左佩济渎,《竹书编年》,梁惠成王九年,王会郑釐侯于巫沙者也。泽际有故城,世谓之水城。《史记》:秦昭王三十二年,魏冉攻魏,走芒卯,入北宅,即故居阳城也。《竹书编年》曰:惠王十三年,王及郑釐侯盟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还釐于郑者也。《竹书编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卫,荀瑶城宅阳。俗言水城,非矣。
又东过冤朐县南。
又服从县东北流。
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魏筑也。按《竹书编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於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书》云:是梁惠王十五年筑也。《郡国志》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者是矣。济渎又东,迳酸枣县之乌巢泽,泽北有故市亭。《晋太康地记》曰:泽在酸枣之东南,昔曹太祖纳许攸之策,破袁绍军处也。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其在《春秋》为长丘焉。应劭曰:《左传》,宋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是也。汉高帝封翟旴为侯国。濮水出焉。
张晏曰:泛水在济阴界,取其博爱弘大而润下也。泛水之名,因而乎在矣。河水又东北,迳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渠上承黄沟。东北合河,而北注济渎也。
又东过平丘县南。
又东过阳武县南。
北济也,县故卫地也。《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盟於平丘,是也。县有临济亭,田儋死处也。又有曲济亭,皆临侧济水者。
斯盖荥、播、河、济,来去迳通矣。出河之济,即暗沟之上源也,济隧绝焉。故世亦或谓其故道为十字沟,自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阴,水脉径断,故渎难寻。又南会于荥泽,然水既断,民谓其处为荥泽。《春秋》,卫侯及翟人战于荣泽,而屠懿公,宏演报命纳肝处也。有垂陇城,济渎出其北。《春秋·文公二年》,晋士谷盟于垂陇者也。京相璠曰:垂陇,郑地。今荥阳东二十里有故陇城,即此是也。
济水自泽东出,便是始矣。王隐曰:河泆为荥。济水受焉。故有济堤矣,为北济也。济水又东南迳釐城东。《春秋经》书:公会郑伯于时来,杜预所谓釐也。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也。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之于陶,为朱公。以陶天下当中,诸侯四通,货色之所买卖也。治产数令媛,富好行德,子孙求学,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