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32章 漯水(2)

我的书架

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即修水也。《山海经》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代称不拘,名号变改,校其城郭,相去远矣。《地理志》曰:中部都尉治。修水又东南迳马城县故城北。《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马城在高柳东二百四十里,俗谓是水为阿头。阿头出戎方,土俗变名耳。

汲引泉溪,浑涛东注,行者间一十馀渡,东迳三会城南,又东迳托台亭北,又东北迳马头亭北,东北注雁门水。雁门水又东迳大宁郡北,魏太和中置。有修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修水东流注于雁门水也。《地理志》有于延水,而无雁门、修水之名,《山海经》有雁门之目,而无说于延河,自下亦通谓之于延水矣。

漯水又东北,迳桑乾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王莽改名之曰安德也。《魏地盘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经》言出南,非也,盖误证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伐乌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正于此也。漯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县,东迳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史记》,赵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门予燕,易平舒,徐广曰:平舒在代。王莽改名之曰平葆。后汉世祖建武七年,封扬武将军马成为侯国。其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魏地盘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东北,迳兰亭南,又东北,迳石门关北,古道出中山故关也。又东北流,水侧有故池。按《魏地盘记》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祁夷水又东北,得飞狐谷,即广野君所谓杜飞狐之口也。苏林据郦公之说,言在上党,即实非也。

《地理民风记》曰:燕语呼毛为无,今改宜乡也。漯水又东,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于桥山下。《魏地盘记》曰: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宇,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汤汤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入於漯水。漯水又东,左得于延水口。

其水导源西北少咸之山南麓,东流迳参合县故城南。《地理民风记》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参合乡,故县也。敦水又东,泌水注之,水出东阜下,西北流迳故城北,俗谓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乱流东北注雁门水。故《山海经》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郭景纯曰:水出雁门山间,谓斯水也。雁门水又东北,入阳门山,谓之阳门水,与神泉水合。水出苇壁北,水有灵焉。及其密云不雨,阳旱愆期,多祷请焉。水有二流,世谓之比连泉。一水东北迳一故城东,世谓之石虎城,而东北流注阳门水,又东迳三会亭北,又东迳西伺道城北,又东,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于苇壁北,东迳阳门山南托台谷,谓之托台水。

推荐阅读: 重启世界     灾变末日:我开盲盒万倍升值     超级医生     重生之奋斗人生     裁仙     抗战之广陵密码     穿成反派小姨妈     乔先生,撩妻上瘾!     重生崛起微末     将军抢亲记     绝代掌教     重生暖婚:国民老公是女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