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州记》曰:广平城东北一百一十里,有潘县。《地理志》曰:王莽改名树武。其泉从广十数步,东出城,注协阳关水。雨盛则通注,阳旱则不流,惟湃泉罢了。关水又东北流,注于漯水。又东,迳雍洛城南。《魏地盘记》曰: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东流者也。漯水又东,迳下洛县故城南,王莽之下忠也。魏燕州广宁县,广宁郡治。《魏地盘记》曰:去平原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尧庙。漯水又东,迳高邑亭北又东迳三台北。漯水又东,迳无乡城北。
汲引泉溪,浑涛东注,行者间一十馀渡,东迳三会城南,又东迳托台亭北,又东北迳马头亭北,东北注雁门水。雁门水又东迳大宁郡北,魏太和中置。有修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修水东流注于雁门水也。《地理志》有于延水,而无雁门、修水之名,《山海经》有雁门之目,而无说于延河,自下亦通谓之于延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