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77章 滍水(2)

我的书架

涢水出蔡阳县。

东过吴房县南,又东过灈阳县南。

应劭曰:灈水出吴房县,东入瀙,县之西北,即两川之交会也。

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汉宣帝甘露三年,封丞相于定国为侯国。王莽更之曰新亭。晋《太康地理志》曰:县有龙泉水,能够砥砺刀剑,特坚利,故有坚白之论矣,是以龙泉之剑为楚宝也。县着名金,古有铁官。

瀙水又东北,杀水出西南大熟之山,东北流入于瀙。瀙水又东,沦水注之,水出宣山,东北流注瀙水。

潕水出潕阴县西北扶予山,东过其县南。

别汝又东,迳征羌城北。水南有汾陂,俗音粪。汾水自别汝东注,而为此陂。水积征羌城北四五里,方三十里许。渎左合小氵隐水,水上承狼陂南流,名曰巩水。

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西北流,南回,迳永阳县西,历横尾山,即禹贡之陪尾山也。隋水又西南,入于涢。涢水又南,至安陆县故城西,故郧城也。

涢水出县东南大洪山,山在隋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槃基所跨,广圆一百馀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当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层峻,岩高皆数百许仞。入石门,又得钟乳穴。穴上素崖壁立,非人迹所及。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望齐冰雪。微津细液,滴沥不竭。幽穴潜远,行者不极穷深,而穴内常有风势,火无能以耐久故也。涢水出于其阴,初流浅狭,远乃宽广,能够浮舟栰巨川矣。时人以涢水所导,故亦谓之为涢山矣。涢水东北流合石水,石水出大洪山,东北流注于涢,谓之小涢水。而乱流东北,迳上唐县故城南,本蔡阳之上唐乡,旧唐侯国。《春秋·定公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霜马,子常欲之,弗与,止之三年,唐人窃马而献之,子常归唐侯,是也。涢水又东,均水注之,水出洪山,东北流迳土山北,又东北流入于涢水。涢水又屈而东南流。

颍水之南有二渎。其南渎东南流,历临颍亭西,东南入汝,今无水也,疑即氵隐水之故渎矣。汝水于奇頟城西,别东派,时人谓之大氵隐水,东北流,枝渎右出,世谓之死汝。别汝又东北,迳召陵城北,练沟出焉。别汝又东,汾沟出焉。

又东南入于夏。

又东南与棘水合,水上承赭水。赭水出赭阳县北山,数源并发,南流迳小堵乡,谓之小赭水。世祖建武三年,成安侯臧宫从上击赭乡。东源方七八步,腾涌若沸,故世名之腾沸水。南流迳于赭乡,谓之赭水。建武三年,祭遵引兵南击董于赭乡。以水氏县,故有赭阳之名也。《地理志》曰:县有堵水,王莽曰阳城也。汉哀帝改成顺阳。建武二年,更封安阳侯朱祜为堵阳侯。堵水于县,堨觉得陂,东西夹岗,水相去五六里,古今断冈两舌,都水潭涨,南北一十馀里,水决南溃,下注为湾。湾分为二,西为赭水,东为荥源。堵水整齐,流结两湖,故有东陂、西陂之名。二陂所导,其水枝分,东南至会口入比。是以《地理志》比水、堵水,皆言入蔡,互受通称故也。二湖流注,合为黄水,惟所受焉。又南迳棘阳县之黄淳聚,又谓之为黄淳水者也。谢沈《后汉书》甄阜等败光武于小长安东,乘胜南渡黄淳水前营,背阻两川,谓临比水,绝后桥,示无还心。汉兵击之,全军溃,灭顶黄淳水者二万人。又南迳棘阳县故城西。应劭曰:县在棘水之阳,是知斯水为棘水也。汉高帝七年,封杜得臣为侯国。后汉兵起,击唐子乡,杀湖阳尉,进拔棘阳,邓晨将来宾会光武于此县也。棘水又南迳新野县,历黄邮聚,世祖建武三年,傅俊、岑彭进击秦丰,先拔黄邮者也,谓之黄邮水,大司马吴汉破秦丰于斯水之上。其聚落悉为蛮居,犹名之为黄邮蛮。棘水改过野县东,而南流入于淯水,谓之为力口也。棘、力声附近,当为棘口也。又是方俗之音,故字从读变,若世以棘子木为力子木,是也。

推荐阅读: 我为魔帝,吞噬诸天神魔     我要名垂千古     流放暗黑世界     萌宝快递:拐个妈咪送爹地     全职大明星     邪王夜宠小毒妃     一朝烟雨暮相思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     穿进红楼:晴雯,向前冲!     冷妃轻狂:邪王夫君不好惹     阴阳掌舵人1     逍遥小神医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