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81章 江水一(2)

我的书架

强水即羌水也。宕渠水即潜水、渝水矣。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巴岭山,郡隶梁州,晋太康中立,治汉中。县南去郡八百馀里,故属巴渠。西南流历巴中,迳巴郡故城南,李严所筑大城北,西南入江。庾仲雍所谓江州县对二水口,右则涪内水,左则蜀外水。便是水也。江州县,故巴子之都也。《春秋·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楚,请与邓好是也。及七国称王,巴亦王焉。秦惠王遣张仪等救苴侯于巴,仪贪巴、苴之富,因执其王以归,而置巴郡焉,治江州。汉献帝初平元年,分巴为三郡,于江州,则永宁郡治也。至建安六年,刘璋纳蹇胤之讼,复为巴郡,以严颜为守。颜见先主入蜀,叹曰:独坐穷山,放虎侵占。此即拊心处也。

元鼎二年立,王莽之符信矣。县治安乐水会,水源南通宁州平夷郡鄨县,北迳汉安县界之东,又迳符县下,北入江。县长赵祉遣吏先尼和,以永建元年十一月,诣巴郡,没死成湍滩,子贤求丧不得。女络,年二十五岁,有二子,五岁以还。至二年仲春十五日,尚不得丧,络乃乘划子,至父汉处,哀哭自沈。见梦告贤曰:至二十一日,与父俱出,至日,父子果浮出江上。郡、县上言,为之立碑,以旌孝诚也。其鳛部之水,所未闻矣,或是水之殊目,非所究也。

江水又东,右迳夜清而东历朝阳道口,有县治,治下有市,旬日一会。

溪水北流注于江,谓之南集渠口,亦曰于阳溪口。北水出新浦县北高梁山分溪,南流迳其县西,又南一百里,入朐忍县,南入于江,谓之北集渠口,别号班口,又曰分水口,朐忍尉治此。

又东迳羊肠虎臂滩。杨亮为益舟州,至此舟覆,惩其波澜,蜀人至今犹名之为使君滩。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

江水又东,右迳氾溪口,盖江氾决入也。

江水又东,彭水注之。水出巴渠郡獠中,东南流迳汉丰县东,净水注之。水导源出西北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即巴渠水也。西南流至其县,又西入峡,檀井溪水出焉。又西出峡,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谓之净水口。彭溪水又南,迳朐忍县西六十里,南流注于江,谓之彭溪口。江水又东左迳朐忍县故城南。常璩曰:县在巴东郡西二百九十里,县治故城,跨其山阪,南临大江。

江水又东迳南乡峡,东迳永安宫南,刘备终究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其间高山可二十许里,江山回阔,入峡所无。城周十馀里,背山面江,颓墉四毁,波折成林,摆布民居多垦此中。

又东至枳县西,延江水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

江水又东,会南、北集渠,南水出涪陵县界,谓之于阳溪。北流迳巴东郡之南浦侨县西。溪硖侧,盐井三口,相去各数十步,以木为桶,径五尺,修煮不断。

江之南岸有方山,山形方峭,枕侧江汶。

又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

江中有大阙、小阙焉,季春之月,则黄龙堆没,阙乃平也。昔世祖微时,过江阳县,有一子。望气者言江阳有贵儿象,王莽求之,而獠杀之。后代祖怨,为子立祠于县,谪其民罚布数世。杨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后母谮之,自投江中,衣苔带藻,忽梦见水仙,赐其美药,思惟养亲,扬声悲歌。船人闻之而学之。吉甫闻船人之声,疑似伯奇,援琴作《子安之操》。江水迳汉安县北。

推荐阅读: 裁决使     重生之一世如莲     希腊之紫薇大帝     农家悍妻:田园俏医妃     出闺阁记     华娱之梦     超级仙农     垂耳兔不想上战场[星际]     未知的一个世界     人不风流枉少年     一品圣灵     玄幻:开局999倍增幅的我无敌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