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齐王建三年(前262〕稷放学宫关于人道善恶的这场大辩论,从暖和的春季到酷热的夏季,仍然如火如荼。此时,学宫来了两位青年,一个叫李斯,一个叫陈嚣。他们从悠远的故乡特地跑光临淄,拜荀子为师。
李斯、陈嚣再拜荀子:“弟子服膺教员教诲!”
荀子说:“孔夫子带领弟子游历诸侯各国,四周碰鼻,在上蔡有好几天没饭吃。难以忍耐的饥饿使得弟子们信心摆荡。子路以为,孔夫子的主张不被当权者采取,是因为孔子在仁和智两个方面还没有涵养到家。子贡以为,孔夫子的主张不被采取,是因为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管不了,应当降落标准。颜渊则以为,孔夫子的主张精确,当权的人不采取,那是当权者的热诚。精确的主张不被人采取,本身仍然对峙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涵养。孔夫子对颜渊的话很对劲。他和颜渊开打趣,说颜渊呀,你是好样的,将来你小子发了财,我替你当管家!”121
李斯恭敬地说:“门生愿听教员教诲。”
涉,不远千里来找我肄业,为的是甚么呢?”
陈嚣规端方矩地答复:“陈嚣生来痴顽,没有李斯的鸿鹄弘愿,只愿跟从教员学习礼义和君子之道,成为一个好人。”
韩非将李斯和陈嚣带到荀子的书斋门前,他先出来禀报,获得荀子的应允,这才把二人领进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