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年中,元军已经占据了江东(本日的江苏省)大半的国土。
宋卫王赵昺
宋朝的最后一个天子赵昺(公元1271年~公元1279年)在位仅仅一年。“祥兴”的年号并未给他带来吉利与答复的机遇。
2、南宋简介
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时已40多岁。不但政治昏聩,并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汗青上驰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时年54岁。
宋理宗(1205年出世,1264年去世于临安),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宝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天子,他在位时候是从1224年到1264年。
公元1189年即位,公元1194年去位。光宗(赵惇),出世:公元1147年——归天:公元1194年(在位5年)。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级。南宋政权初建,他曾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即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吃苦。建炎三年(1129)仲春,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迫于言论压力,他不得难夺职汪伯彦、黄潜善等人。苗傅和刘正彦操纵军士对朝政的不满,策动政变,杀宋高宗信誉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寺人,逼迫宋高宗退位。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他持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本身逃到南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对于抗金战役却不作任何有力的摆设。玄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镇海),流落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宁为南宋的都城。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退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长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天子,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宋高宗赵构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身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弘,立贵诚,即为宋理宗。
宋度宗赵禥
靖康二年(1127)蒲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张邦昌以护国有功,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持续大肆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派出由岳飞、韩世忠、宗泽、刘光世、张浚等浩繁将领批示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高宗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乞降政策。秦桧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殛毙了岳飞、岳云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进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南宋的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便是南宋统治者求“临时安宁”的轻易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