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早晨,才是少年们自在行动的时候。勤奋专注者早早用过晚膳,回房养气,不敢有一丝懒惰;妄图安闲者则是呼朋引伴,聚众玩闹。
至于元晋乃武道天赋的能够,执事道人暗自一笑,梁尘观乃是齐州大派,申明远扬,能够入门的哪个不是资质横溢,良才美质。
但是他本日修行《松鹤延年导引术》已有小成,精气神实足,兼且皓月流苏,群星灿烂,梁尘观又坐落灵穴,元气如潮,可谓六合人三才俱妙,周天小药水到渠成。
逝者如此夫,不舍日夜。
剩下的人,或为杂役弟子,或者,就只能黯然拜别,另寻他方。
武道武道,非止武功招式,争勇斗狠,亦是大道摸索,溯本复原!
“饮得金玉*液,甘露灌灵根!”
随后,元晋运转《飞灵经》功诀,一念归中,缓缓调剂呼吸,引短令长,今后天呼吸接先气候穴,静极之时,于恍忽杳冥当中,觉丹田气动,遂应用撮、抵、闭、吸四字诀,以火逼金行,调药、产药、采药一气呵成。
“呼……喝!”
“呼……喝!”
若真是悟性过人,待到百日筑基一成,锥出囊中,璞玉放光,万众谛视,若只是投机取巧,百日以后,只会自取其辱。
元晋鹤立鸡群的表示天然引发了执事道人的存眷,只是这《松鹤延年导引术》作为梁尘观入门功法,实则在武林中传播颇广,或许就是元晋此前曾经学过,有此表示不敷称奇。
当然,这一千余人最后并不是都能成为梁尘观传人。
如此练了一个时候,少年们前去食堂吃过早餐,就去诵经殿朗读典范。在一名老学究般的老道指导下,研习《品德经》、《黄庭经》、《平静经》三卷经文中包含的道家思惟。
道书《奥妙镜》有言,“药已归炉,需求封固,不令外驰也。”
《松鹤延年导引术》与《飞灵经》同为梁尘观入门心法,二者一动一静,前者共有二十四式,别离仿照松鹤之形,或如青松盘岩,或似白鹤亮翅,搬运气血,强身健体,后者则是道家静坐内功,坐忘养气,两相连络,才气炼精化气,百日筑基,乃是奥妙入道法门。
对丹田脉动模糊有所发觉,元晋合上眼睛,在淡雅沉香的帮助下进入无念无思,空明澄彻的埋头状况,脑海中唯余经籍中关于“百日筑基”的纤细讲授,一句句在心中流淌,字字珠玑,明悟于心。
他们分离居住在梁尘观核心的天井中,被授予道家入门文籍——《品德经》、《黄庭经》、《平静经》三卷经籍,又得传入门心法《松鹤延年导引术》和《飞灵经》第一层,开端了武道求索之路。
内视之下,丹田混濛中鲜明多了一缕纯白之气,好似婴儿初生,既灵且动,非常精纯。
道门修行口诀晦涩难懂,普通都是借物比方,乃至闻如射春灯谜,如坠五里雾中,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后,百日筑基即为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六步。
《周易》中“己”纳离卦,在人身为心,故“己”指民气,即动机,元晋澄神静虑,忘我无营,入静以后顺其天然就完成了“炼己”这一步。
脉动持续斯须,某一顷刻,上应天时,下合天时,六合元气入体,仿佛金泉玉醴,杨枝甘露,灌溉脏腑,津润肢体。
下午,一众少年在坐忘殿中修行《飞灵经》第一层心法,殿中有梁尘观长老、执事道人相伴,随时传道解惑,以防少年行差踏错,伤了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