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相加,光是西征的战兵就已经达到了55000,加上辅兵,总数怕不下10万之众了。
铁鹞子的数量达到了3000人,本来的卫戍军改成了轻马队(号角还叫卫戍军),人数也达到了20000人。别的,河西军还在瓜沙二州征召了一支仿照朔方新府兵的精锐重步兵,称为破阵军,总兵力也有20000人。
现在天由军机司的急脚递(也是驿站通报体系的一部分)送到都军机司的告急军报,就和这场殛毙的后续反应有关。
黑汗回鹘向塞尔柱爸爸求救本就在料想当中。
别看这两国的称呼都有“回鹘”,但是黑汗回鹘的称呼是汉人叫起来的,他们本身恰是的国名是喀喇汗国。国族发源是葛逻禄和样磨突厥,和回鹘有那么点血缘干系,但是并不如何靠近。暮年间在文明上也受回鹘影响,利用回鹘笔墨。
并且大教养团现在也构造起了2000名重马队(高俅供应了一部分兵力)和近10000名步兵。
张叔夜和武好古也算是老熟人了,不过干系谈不上多好,两边为了界河商市就暗斗过几次,如果不是因为武好古的背景太硬,界河商市也不会生长成现在如许了。
“话虽如此,”张叔夜道,“可你就不怕河西军一旦兵败,突厥国兵临河西走廊吗?”
所谓的唇亡齿寒,在高昌回鹘和黑汗回鹘之间是底子不存在的!
……
但是现在却成了个监军……听着都像是寺人干的活儿!宦海前程如何,便可想而知了。
西北的告急军报不必说,必然是和河西军的西征大业有关了!
并且在皈依了天方教后,喀喇汗国就成了天方教在中亚地区扩大权势的急前锋。在来自西亚的神斗士们的加持下,喀喇汗国向东方的于阗王国和高昌王国这两个以佛教信奉为主的国度,建议了猖獗的神之战。终究在北宋太宗年间灭亡了于阗王国,占有了安西四镇大部,其君王还自称桃花石汗。
张叔夜是以文资担负同知都军机使的,算是和武好古来个文武相制。不过他并不是于军务一窍不通的文官,实际上他暮年也参与过慕容忘忧主持的兵学司。对于“新式军学”也算体味,是以还是非常称职的……
这时,权发遣军情房章之凤已经拿着军报抄件走进了中堂,双手将抄件递给了武好古。
“西北帅司的急报,黑汗回鹘向突厥国称臣求援了!急报上还说,这个突厥国但是西方强国,有万里之地,百万带甲,不在契丹之下啊!”
武好古回到了都军机司,才一进入中堂,就见到了同知都军机张叔夜已经等待在那边了。
一个反对黑汗回鹘(喀喇汗国)的联盟,在很短的时候里就被建立起来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武好古合上军报,笑了笑道,“再说了,这本就是驱虎吞狼,就算变成了驱狼喂虎也没有甚么。起码我们能收回河西路了!何乐不为之?”
不过因为青海路西部资本有限,拥堵在那边的黄头回鹘和黄头鞑靼部落也就越混越差,现在不过是一些游牧野人,只是作为吐蕃、喀喇汗国和西夏之间的缓冲而存在。底子不是久经战阵的河西军的敌手,是以就被赵忠顺等闲征服了。
以牛羊为军粮的做法并不是厥后蒙前人的专利,这是任何一个草原游牧部落都把握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