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感觉这府里之以是会出这么多乱子,都是那些庶子姨娘之流闹出来的,既这些人搅得家宅不宁,她无妨再把这水搅混一些,也给这几个儿子赐下几个小妾姨娘,也去搅和搅和大房和四房的内宅,闹它个鸡犬不宁。
实在太夫人能想到这个别例,还是她侄女五太太给她提了个醒。
而她的前路……
太夫人便借着这个由头,只说大老爷子嗣不丰,赐给他一个年青标致的姨娘刘氏,跟着又说既赏了大儿子,小儿子也新纳了个妾,总不好落下四儿子一个,便也给四老爷赐了个貌美如花的姨娘何氏。
那日五太太红着眼睛来找她,说是想给五老爷纳个妾。太夫人初时还奇特,待听五太太跟她说完,这才明白,本来这“功德不出门,好事传千里”。京中已传了好些闲话出来,很有些人在那边嚼舌,说五老爷之以是会出去找粉头,全都是因五太太仗着婆母是本身姑妈,连个通房丫头都不准五老爷纳,这才把个爷们憋得只得去逛青楼解谗。
这是她父亲在日,常说的一句话,先时她听了并不在乎,感觉总有父亲这面大伞替她挡掉外头的统统风雨。但是现在慈父已逝,她也没有母亲兄长,人间只剩她一介孤女,又有谁来为她遮风挡雨?
因她父亲从未纳妾,故而后宅当中的妻妾争宠,嫡庶之争,这统统的统统她都未曾经见过。虽则他父亲已然尽已所能,给她经心安排了一门好亲,可谁能包管将来她就不消面对妾室姨娘,以及夫家亲人之间的明争暗斗?
这是父亲为她安排的一种历练。
也是可巧,那媒婆送来的几个女子中,有那两个一看其边幅举止,便知是个不循分的。如果之前挑人,太夫人定不会选如许的,但是当今,如许的倒是恰好合用。
因这位夫人也会说本朝话语,采薇从她那边听了很多西兰国的风土情面,最叫她吃惊的便是西兰国的一夫一妻之制,固然贵族男人们也可去找别的女子,但只能私相来往,知名无份,且所生的孩子始终只能是私生之子,没有任何的担当权。便是身为一国之主的国王亦是如此,传闻前一任的国王娶了三位王后,仍然没生出一个儿子来,他的情妇虽给他生了一大堆的儿子,倒是没一个能担当王位,最后只得点窜国中律法,立了他的长女为女王。
如果有朝一日,大秦朝也如那西兰国一样,只许一夫一妻,不准纳妾,便是女子一样也能够担当皇位,即位为帝,官方的女子也可顶门立户,那可该有多好!
采薇身边的几个丫头对此天然是鼓掌称快,这才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呢,看那柳氏还能再来找自家女人的费事。采薇对此虽也乐见其成,但一想到平生最是讨厌小妾姨娘的外祖母现在无法之下,竟然也像很多婆母一样,给儿子房里放人,让妻妾们去争宠喧华,使伉俪离心,家中反面,就感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堵在内心头,极是不畅。
只要四房那边,因四太太还在外养病,是四老爷来领的人,虽说这十几年来,四老爷和柳姨娘那是浓情蜜爱,可到底对着一张脸十几年也有些腻味了,时不时也会出去偷个腥。何况这些天柳姨娘常常见他不是哭闹不休就抱怨不止,儿子没当上世子,贰内心也正不痛快,想要人来安抚体贴呢,见了柳姨娘这等做派,更是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