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叩见皇上。”门外,帝师翁同和施礼出声。
“嗯!”光绪闻言固然没有完整放心,却也算稍稍心安了。总之,杨格请辞、武毅军叛变不算甚么太坏的事儿,当然,如此观点的前提是天子本身不能太心急,得渐渐来。把李鸿章部属一支刁悍如武毅军的万人之师纳为天子亲军,这事儿也急不来。
“那......你说该如何办理此事?”
“那......朕就下旨不准杨格请辞,另旨犒劳、安抚武毅军将士。嗯,杨格要直奏中枢?行,朕就给他四品兵部主事衔!杨格要留在辽东兵戈,也行,朕......”
永山呐,你都保举的甚么人呐?白费朕抹下脸面向李鸿章作出让步,保住了“私行行动”的杨格。
光绪就是要听永山说话,不然何必罔顾太后的警告仓促前来此处找永山呢?嗯了一声,他道:“说罢!”
永山为太后老佛爷不喜,宫中诸人都不敢靠近与他,又那里晓得这些?一时候心乱如麻,不知作答为好。
帝师兼军机大臣、侍卫工头大臣说到一块儿去了。
哼,老佛爷也许早晓得辽东捷报了!李鸿章一小我,还不敢把军国大事如此儿戏!是以,此事究查任务最多杀他1、两个替死鬼,要动李鸿章,老佛爷那边就得撕破脸。
班房内,被老佛爷制止入内三殿的永山听出天子的声音,仓猝起家迎上,却已经来不及,当天子一脚踏入班房以内时,只能当即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永山此番说话颇操心机。他不能直说天子此时调回武毅军是失策,只能捡天子爱听的那些个话来讲,李鸿章是后党,天子深深顾忌之,杨格固然是李鸿章部属,倒是忠心报国的,只看事儿是否无益于国度。因此请辞、叛变乃是不奉李鸿章之令而非不奉天子之命。如此一说,天子有了台阶下,更能信赖杨格,重用杨格了。那么,玉瑞在辽东就好办事儿啦!
“翁师,此话当真!?”
翁同和也想到了这一节,忙道:“皇上,此事尚可缓办,目前的急务是当即把大捷之赏格发下去,提振军心,规复武毅军之虔诚、斗志,以期在湘军的帮部下再获大捷,窜改乾坤。臣素闻,杨格与依克唐阿、寿山兄弟干系匪浅,此番请辞、叛变,看似方命,实则是向皇上表示忠心呐!”
永山这才起家,却不敢揉身上的把柄和发麻的大腿。
垂手进入后就坐的翁同和深吸了一口气,却仍然没法粉饰其内心的冲动,声音有些颤抖着奏道:“启禀皇上,军机处刚刚才接到总理辽东军务大臣依克唐阿的电折,腊月二十九日,冯义和、杨格所部武毅军在岫岩大房身设伏日军第九旅团,全歼其21联队,歼仇敌数达三千余人呐!大捷!大捷!天可垂怜我大清,列祖列宗显灵发威啦!倭国小贼来日无多,来日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