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没有如翁同和、永山设想中那般狂喜,而是极沉着的负手于后,转来转去兜了几圈,才俄然立定,切齿道:“方才有人在朝议上说要遣使和谈,都是谁?查出来,定通敌卖国之罪,杀!”
永山此番说话颇操心机。他不能直说天子此时调回武毅军是失策,只能捡天子爱听的那些个话来讲,李鸿章是后党,天子深深顾忌之,杨格固然是李鸿章部属,倒是忠心报国的,只看事儿是否无益于国度。因此请辞、叛变乃是不奉李鸿章之令而非不奉天子之命。如此一说,天子有了台阶下,更能信赖杨格,重用杨格了。那么,玉瑞在辽东就好办事儿啦!
永山这番暗自嘀咕,还真把或人的心机给说中了!
帝师兼军机大臣、侍卫工头大臣说到一块儿去了。
想归想,要让天子认错那是不成能的!
“朕用湘军代替淮军,实在是湘军拥戴朕而淮军忠心于太后。李鸿章要拖湘军的后腿,故而行釜底抽薪之计借端调回芦榆防军,如杨格忠心于李,则应受命不爽,怎会请辞?武毅军又怎会叛变?如此看来,杨格并非与李鸿章一条心呐!永山,你说是不是?”
是哦,在湘军尚未赶到辽东投入作战之前,在辽东诸军中,武毅军是独一精锐,是中坚。若此时抽调回直,恐怕不止是武毅军叛变的题目,而有全线崩散之虞。此事,本身是否太操切了呢?
翻身又跪伏下去,永山连声道:“皇上,皇上,请听主子一言。”
“那......朕就下旨不准杨格请辞,另旨犒劳、安抚武毅军将士。嗯,杨格要直奏中枢?行,朕就给他四品兵部主事衔!杨格要留在辽东兵戈,也行,朕......”
班房内,被老佛爷制止入内三殿的永山听出天子的声音,仓猝起家迎上,却已经来不及,当天子一脚踏入班房以内时,只能当即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感激书友“电动黄瓜”的打赏支撑,汗,这个……老卒妄念了!)
光绪就是要听永山说话,不然何必罔顾太后的警告仓促前来此处找永山呢?嗯了一声,他道:“说罢!”
1月25日大捷,这都快2月中了,捷报才送达朝廷,其间竟然没有听到一丝风声,要说这中间没有鬼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