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雌雄之合而全作,精之
25.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
。其精甚真。此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孱羸)兮若无所归。世人皆有馀,而
大者宜为下。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能够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
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觉得善。是以贤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帝之先。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61.大国者下贱,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
之道,则不然,损不敷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报酬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
至也。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负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23.希言天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孰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处置於道
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度
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0.出世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34.大道泛兮,其可摆布。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
悠长。
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
。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明白若辱。广德若不敷。建德若偷。质真若渝。风雅无隅。大器晚成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2.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