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非以其忘我邪。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法律滋彰,盗贼多有。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神得一以灵﹔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强其骨。
出世入死。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
太上,不知有之﹔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听之不闻,名曰希﹔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公乃全,全乃天,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地无以宁,将恐废﹔
澹兮其若海﹔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实其腹,
故以身观身,
不知常,妄作凶。
旷兮其若谷﹔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失其所者久。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视之不见,名曰夷﹔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何谓宠辱若惊。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致虚极,守静笃。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旷兮其若谷﹔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何谓贵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涣兮若冰之将释﹔
天长地久。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太上,不知有之﹔
以其生之厚。
旷兮其若谷﹔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荒兮,其未央哉。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