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 > 第26章 当“城市化”遭遇“逆城市化”(下)(2)
王牧笛:以是想逃离北上广,也是很难逃离的。
王牧笛:对,实在“都会化”有两种,一种是高质化的都会化,一种是低质化的都会化。如果很多配套跟不上的话,实在就叫低质化。前不久媒体切磋的一个观点叫“拉美化”之忧,比如当人均海内出产总值达到1000美圆的时候,能够就会有一个十字路口,或者走向一个快速的、更加完美的当代化,或者是走向“拉美化”,比如拉美的穷户窟、多发的犯法。
王牧笛:以是我们最不但愿看到的就是发财国度那些“都会化”的悲惨故事在我们国土上再次上演。而我们明天切磋的这个题目有一个非常实际的意义,比来北京公布了一个《中国都会“十二五”核心题目研讨陈述》,它给了一个判定说“十二五”期间,就是2010到2015年,将是中国都会生长最关头的期间,也是中国都会病的多发期和发作期。以是我们聊这个与都会相干的命题在当下具偶然效意义。现在天下的一个方向叫都会答复,结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人居二”集会,集会肯定了21世纪人类斗争的两个主题,一个叫“大家有恰当的住房”,另一个是“都会化天下中可持续的人类住区生长”。
如果真的是因为都会有太多题目,致令人们不得不“逆都会化”,那是被动挑选,不是主动挑选。如果说人都分开了,都会的凝集力表现不出来,人才效应表现不出来,谁来搞扶植呢?真到阿谁时候,最受伤的不是农夫工,而是被都会化绑架的中产阶层。
李银:如果是按美国形式走的话,“逆都会化”是一个好的征象;但如果按中国形式走的话,“逆都会化”会带来一些副感化。实在讲白了,如果真的是因为都会有太多题目,导致他们不得不逆都会化,那是被动挑选,不是主动挑选。如果说人都分开了,都会的凝集力表现不出来,人才效应表现不出来,谁来搞扶植呢?真到阿谁时候,最受伤的不是农夫工,而是被都会化绑架的中产阶层。
王牧笛: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为了活着堆积到都会,为了更好地糊口而保存于都会”。但走到明天,我们发明都会有各种百般的病,各种百般的弊端,那我们如何样才气更好地活着?能够就需求刚才传授说的,要更多地搞都会化的配套扶植。
郎咸平:对,阿谁州里企业也算一种。干脆你在上海四周搞个小卫星城,让农夫就来这边算了,这是胡说八道的事。你晓得为甚么吗?我们看看发财国度,它们都是遵循人丁的天然活动的规律来生长都会的,我这里有个数据,巴黎只占2%的国土面积,却产生28%的海内出产总值;德国汉堡人均海内出产总值和每平方千米海内出产总值别离是德国东北部掉队地区的2倍和100倍,但是这两个地区的福利是一样的。就是说,你住在汉堡也好,住在东北部也好,福利是一样的,全部配套也是一样的。像美国那种地盘肥饶而广漠的国度,一共有51个州,但一半以上人丁集合在5个州,80%的美国人居住密度区的面积从1900年占国土面积的25%,降到现在的17%。日本的东京呢,居住人丁占天下的41%,海内出产总值占18%。韩国首尔呢,人丁占天下25%,海内出产总值占24%。那么中国呢,上海的海内出产总值也不过占4.4%。我们和这些国度比拟差得太多了。那我叨教你,这些先进国度为甚么生长多数会呢?因为按照人丁天然活动的规律,他们必必要流向多数会的,因为附加城镇的配套是不敷的,这也是小孩子但愿到多数会读书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