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真有老天庇佑,以后数月,他一起躲躲藏藏,竟然逃出了陈国,阔别了双仙教的权势范围,双仙也一向没有追杀过来。但他已经不敢在陈国周边逗留,而后多年,他一起向南,行万里路,见地日增,才晓得天下之大,高人辈出。若目光仅拘于陈国一域,不啻于井底之蛙。
此六个境地,与气动、长息、明窍等“凡俗三关”并列,合为修行九关,但是二者底子不具有可比性,从通神开端,每上一个台阶,都是天翻地覆的窜改。
妖物头颅滚了两下,刚好侧脸对着熊熊篝火,在火光映照下,赤红的眸子收回诡异的光芒,刚好被余慈看在眼中。说实话,他不喜好这个丑恶的东西,但是,方才他拿这玩意儿装模作样的时候,却发明此物手感甚是奇特,感受不像是血肉之躯,但是冰冷的肌骨外壳下,竟模糊有热力透出来。
如果玄清那帮人里,有人临时起念回返,必定能看到他们心目中的“上仙”笑得前仰后合,抚膝拍地的模样。只可惜,那群人实在是被吓破了胆,这么一段时候,已经远去了好几里路,便是余慈笑得再大声,他们也听不见。
自此北去,不知多少万里,有千里之国,名陈。陈国有住民十万户,不信佛道,只坚信所谓“双仙”。双仙者,男仙紫雷,女仙赤阴,在陈国开宗立教,可呼风敕雷、腾云起雾,在陈国百姓眼中,与神仙无异。
余慈在双仙身边四年多,与其并列的“仙童”便换了好几茬。他很明白,若一向这么过下去,那些消逝无踪的人里,迟早要添上他的名字。
当然,他能够绕过此观,或者在进门之初便直接撕破脸,在世人构成合围之前逃掉。但那般行事,又如何会像现在如许独占一个避风御寒之处,随便欢愉?
只是现在他没有表情去感慨自家的修为进境。因为此时在屋外,又有些人物靠近,纯凭气味,余慈便晓得这些人并非玄清一伙,只不知其心机如何。
篝火中响起一声爆音,突破了殿内的温馨氛围。余慈吁了口气,从旧事中抽身出来,悄悄摩挲着铜镜边沿,心头泛动起的,是纯粹的感激。
稍等半晌,屋外已人影绰绰,却没人进屋,反有有人隔着已经没有门板的正门,敲响了门框:“内里的朋友,我们是去天裂谷的采药客,可便利么?”
因其静澈,故而活络。不知过了多久,余慈本在杳冥恍忽之境,俄然心有感到,动机微动,这明月彩云的气象便自发散去,他也展开眼睛。
余慈略吁口气,放开剑器,随即大笑道:“荒郊野岭,哪有甚么先来后到,请进。”
有了保藏之心,余慈却还是感觉,将个不知真假的头颅贴身保藏实在古怪,便扯了一块布帛,在外包了两层,这才支出袖中。
不过,此人是好没胆气,余慈横在膝上的长剑,本是要在形迹败露时先发制人用的,却没想到直接将那厮吓软了腿。
至于明窍境地,肉身上再没有甚么进境,但受真气滋养,人之神魂愈发强大,垂垂通了灵窍,有了些奇异的灵应。在此境地上,如果修为到了,再辅以上好朱砂、桃木之类的灵引,用之以符、术、巫等法门,那些呼风唤雨,叱雷引电之类的神通,也不是用不出来。
“上仙,上仙,屁的上仙。”
但在他们之上,另有更加高深的境地。传说修士中的强者,更是能够驾龙乘云、翻山倒海,有诸般不成思议的大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