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且格。”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罢了矣。”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
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敷者。尽有之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56』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313』天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
斯乎!”指其掌。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55』或谓:“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矣,我未见也。”
『3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不足力,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谓:“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321』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2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
『4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文献不敷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何故别乎。”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10』子曰:“视其以是,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
宁戚。”
『3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故观之哉?”
愠,不亦君子乎?”
”子闻之,曰:“是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