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13』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212』子曰:“君子不器。”
则以学文。”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热诚也。因不失其亲,
『210』子曰:“视其以是,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他,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冒昧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4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子闻之,曰:“是礼也。”
且格。”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
『4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1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瑚琏也。”
宁戚。”
,富而好礼者也。”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或谓:“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48』子曰:“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其何故行之哉?”
。”
“但是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矣,我未见也。”
『55』或谓:“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
君以忠。”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里仁第四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
勿惮改。”
为政第二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3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313』天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
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