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炽心头窝火,强忍肝火道:“国难当头,兵部这是甚么意义?!”
圣旨上还落款了时候,恰好是天子复苏的时候。
曹宗渭道:“以皇上现在的身材状况,只怕七月间……”
九皇子点了点头,愁眉不展地看了一眼曹宗渭。曹宗渭递了一个眼神给他,朱炽心领神会,便临时闭幕了世人,只留曹宗渭与袁淑山等六部尚书同他在书房内密谈。
朱炽盯着曹宗渭,道:“那侯爷的意义是?”
朱炽敛眸,随即笑了笑,道:“侯爷真乃与我心有戚戚。”
商讨过后,曹宗渭决定了,他还是要回疆场,鞑靼怕的只要他,他若不去,鞑靼如果搏命攻出去,居庸关指不定真就失守了。
朱炽问道:“武定侯但是有甚么主张?”
裴之敬、严钧和李一彦心中稀有,当即催促九皇子从速入宫,他们几人就在此等待。
马元滨可贵暴露了一个淡淡的笑容,道:“臣在此先预祝太子……”
兵部衙门,尚书和摆布侍郎都不在,只要几个郎中和员外郎出来迎驾,丢脸极了,似是到了甚么微不敷道的衙门里似的,连个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
太子又道:“但是没有父皇圣旨,他便是抢了兵符也没法调兵啊。”
一行人从九皇子府邸用过早膳出去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了,朱炽领着人去往兵部。
太子眉梢带笑,道:“如果武定侯敢强取兵符,便是打了败仗返来,违律就是违律!便是要杀了他,他也不敢有半句牢骚!皇后拟假诏,便可废后,我今后也不消顾忌这老妖婆了。”
马元滨扬唇道:“火烧眉毛的时候,武定侯自会想出非常体例,对他这类忠君爱国的武将来讲,没有甚么比国之安危更加首要。”
几位尚书面色也是丢脸,大明内忧内乱,便是能攘外,只怕也难以安内。曹宗渭平静地列举出他们现在碰到的困难:“若无圣旨,兵部便有来由不肯交出兵符,情急之下,也只能派我徒手去居庸关。如果我这般前去,就凭居庸关的兵力,恐怕难以抵抗,到时候死伤掺重,白白损
太子仍旧担忧道:“武定侯他真的会强夺兵符么?”
曹宗渭向天抱拳道:“皇上贤明,一定没有先见之明,以我之见,还请九皇子入宫一趟。”说罢,意味深长地看了朱炽一眼,提示对方,皇上已经将另一半兵符交给了他。
……
太子觑了一眼朱炽手里的圣旨,笑道:“看来九弟已经见到醒来的父皇了,何不奉告于哥哥一声,我也好见见父皇,以尽孝心。”
世人也都焦急,兵符还在兵部尚书的手上!
朱炽一点头,便道:“劳烦母后尽快行事。”
有圣旨在手,兵部之人再敢虚与委蛇,便是违背圣旨,九皇子身为传旨之人,又是皇子,杀几个奸臣,不敷为道。
袁淑山当即道:“皇上圣明,定然早有决策!”
朱炽把圣旨宣读给世人,此中内容大抵为:天子早已预感会有外乱,以防万一,下旨命曹宗渭值鞑靼进犯之时出征,并与其兵符,若此事一旦产生,兵部需将另一半兵符交给武定侯。
除开墨迹未干,玉玺如假包换,任谁见了都不会狐疑这是假圣旨。
太还未亮,皇后便让信赖的禀笔寺人拟诏,她亲手按下玉玺,速速交给了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