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相公已经老了,庞家下一代的佼佼者庞大公子比其父差之千里,世子爷才不过二十出头,又跟太子爷亲如兄弟……
他是要好好考虑考虑,他们蒋家是不是该换座背景了。
蒋漕司微微欠身还了礼,笑着表示,“周先生请坐,周先生是从平江城特地赶过来的?”
周沉年跟着小厮出去,冲蒋漕司长揖见礼。
“这是世子爷的美意。”葛先生答道。
蒋漕司紧拧着眉,半晌,嗯了一声。
周沉年端起茶杯,垂眼抿起了茶。
葛先生声音压得极低,“畴前的世子爷,比庞大公子略差,现在的世子爷,可比庞大公子强太多了,我瞧着,世子爷这份老辣,只怕比庞相公不差甚么,东翁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蒋漕司借着客气话,和缓着那份不测。
周沉年的话顿住,微微欠身往前,笑道:“您看这秋蚕茧,都抢上了。”
“都齐了?”蒋漕司放下笔,看向葛先生。
“嗯。”蒋漕司嗯了一声,随即一声长叹,“如许的美意,不好消受啊。”
“噢!”蒋漕司这一声噢里满透着不测。
“都应了要去?定在几月?”蒋漕司紧跟问了句。
葛先生瞪大了眼。
“甚么周先生?”蒋漕司皱起眉头,这一句通传没头没脑。
“这要看各家海商甚么时候能光临海镇,最快也要腊月初了。”周沉年笑应了句,接着道:“织坊事关民生,临行前,世子爷叮嘱鄙人:路过杭城时,过来跟漕司禀一声,托漕司的福,织坊虽说歇工,总算没出甚么大乱子。”
蒋漕司跟着笑起来,“那倒也是。定在了几月?”
蒋漕司接过漆封松散的拜帖,挑开,扫了一眼,立即表示小厮,“请出去。”
从织坊歇工那天起,蒋漕司就行文到各州县,嘱各州县留意蚕农生存,万一秋蚕茧无人收要,要从速上报。
“世子爷今非昔比啊。”葛先生悄悄的啧了一声。
李文梁递了话给李金珠、李玉珠,以及别的驰驱在两浙路各地办织工书院、赊织机收粗布的诸人,乃至正忙着收订织机的洪家诸人,如果碰到蚕农,趁便收一收秋蚕茧。
周沉年说着,笑起来。
“齐了,可真是!”葛先生放下那一厚摞禀文,拿起最上面两页汇总,递给蒋漕司,“东翁看看。”
“不敢当,这都是托了世子爷的福,世子爷心胸江南,运筹恰当。”蒋漕司仓猝阿谀归去。
“从平江城过来,却不是特地。”周沉年落了座,再次欠身谢了蒋漕司,笑答道。
蒋漕司嗯了一声,手指导着几家标红的州县,“这些处所还是溢价收买。你如何看?”蒋漕司看向葛先生。
小厮垂手退出,蒋漕司看向葛先生道:“从平江城来的,说是活着子爷身边参赞。”
葛先生最后一句拖慢了腔调,意味深长。
各州县的织坊因为停了工,反倒更有闲空儿伸长脖子竖着耳朵探听这信儿那信儿,外埠有人跑到他们空中上收秋蚕茧这事儿最多隔一天,就是人尽皆知了。
“你好好写封信,这事儿得跟庞相公说一声。”蒋漕司沉吟半晌,叮咛葛先生。
看着蒋漕司细心看完,葛先生道:“从禀文上看,收秋蚕茧最早是从平江府开端的,也就十来天,就全动起来了,我们两浙路是如许,约莫全部江南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