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秋云水嘲笑道,“文尝这是说我捧高踩低了?大少爷出身乡野,不满十岁便随将军上了疆场,十六七始入小学,识大字,与冲弱同出同入,尚不求将军请夫子入府,秋云山年不敷五,爹爹便重金延请孟州高士入府教养,可他生生将夫子气得吐了血,七岁时就领了一班下人去高士家中又打又砸,其母立时便气得奔赴鬼域,孟州一干文人自此发誓,生不如秋府,死亦唾顽童,文尝可还记得?”
她不须困觉,不须吃喝,不会疲累,不会抱病,但却会无聊,会有趣,翻了十七次身子,打了五十三个滚儿,又在宇厦内跑了三圈,还是无人来找,鬼也没来。
文尝说得激越,秋云水倒是想发笑,摇了点头,不置一词。
“这世上的事理,如何辩都辩不明白。可有些人,该是甚么样便是甚么样,命定如此,人所能及的不过顺天而为罢了。他既没本领,就别挑大梁,庸庸碌碌过完平生,求个安乐安稳有何不好?真到了不相称的位置,砸在脑袋顶上的非福是祸。眼下他再闹腾,也不过淫乐好赌,我尚且能顾得住,他如果当了京官,惹了甚么不该惹的人,闹出甚么大乱子,就凭我一个内宅妇人,还能清算得了吗?”
空荡荡的宇厦四周通风,实则算不上房室,除了阴风吹入的厚重灰尘,连张蛛网都没,蜘蛛这等活物灵性实足,断不会到这阴煞之地落户安家。
父亲的脾气与处世之道,他一清二楚,原觉得求药不过又是沽名钓誉之举,事到现在,怕是确有内幕。
秋云水一席话将秋云山贬成了靴底之泥,文尝听着,早已面色不虞,见她歇了,立时回嘴,“少爷怎能跟大少爷比,大少爷生来含着金汤勺,十六七岁便认名儒大师为师,后又进了国子监,每日来往订交的俱是风骚雅士,如何能不成器?少爷呢?年纪悄悄就没了爹娘,夫人入了将军府,尽管将他扔在外头不睬不问,夫人现在又这般折损于他,奴婢都要替少爷叫声屈了。”说着,眼角更加通红,泪珠子不要命地往下滚。
直至跑得沉闷时,终究寻到一根庞大的柱子,倚柱坐下后,便耐烦等着鬼怪来捉。
排闼而入,一排排架阁,一本本落了灰的书柬,全在不知那边披发的昏黄绿光中,勾画出了恍惚的剪影。
朝堂授官时,狄琼之入礼部任职,方剂言则为国子监助教,职分不高却有雅名,熟料他以志在江山为由拒之不受,陛下未曾见怪,并赞其心清逸,得陛下允准后,毫无沉沦,萧洒拜别。
文尝想点头,又深思此举不太得当,对付道,“奴婢晓得夫人是挂念少爷的。”
狄琼之与他算得上是君子之交,不深不浅,遇事求援并无难处。
入了方府,见到了好久未曾会晤的同窗老友,因不涉朝事,只一颗忧母的孝心,方剂言当即便答允下来,随后二人煮茶点棋,谈诗论文,直到日落,狄琼之才不舍告别。
鬼婴撒欢跑了两刻钟,也没摸到这间宇厦的边沿,到底有多大?鬼婴非常忧?,浓烈的阴气讳饰了月光,面前一片乌黑,她看得见鬼怪,却看不破暗中。
“夫人,不啻将少爷举荐给老爷,也免得他每日在外浪荡似个离群的孤雁,光是想着便教民气疼。”,文尝说着,抽出帕子在眼下擦拭,秋云水看去,当真落了泪,心下轻嗤,嘴上无法感喟道,“莫非文尝觉得我甘心他日日不思正业,出入订交的俱是斗鸡喽啰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