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落下,暗中来临,喧哗的尘凡便成了灵魂的欢场。
排闼而入,一排排架阁,一本本落了灰的书柬,全在不知那边披发的昏黄绿光中,勾画出了恍惚的剪影。
鬼婴这几日与鬼怪们上蹿下跳,在迷宫似的东院内玩些官方稚童常玩的游戏,都取自于一份份残存的影象。
无头苍蝇似的在绿藤下乱转,过了一炷香,俄然停下,脸上暴露忧色,衣服也顾不得换,叮咛门房备好车马,着了一袭暗褐色长衫径直出了府邸。
一群穿墙过院虚无缥缈的灵魂与一个白生生圆滚滚的肉躯。
他们从未踏足这爿房室,这下,必然捉不到她。
直至跑得沉闷时,终究寻到一根庞大的柱子,倚柱坐下后,便耐烦等着鬼怪来捉。
竟玩得乐不思蜀,处得相得益彰。
胡乱朝着一处跑去,不拐弯,不转头,终究被她找到了!
文尝哑口无言,冷静嚅动了嘴唇,瞧她的神采,还是不甘。
“嗯,你明白就好。他本性如何你不是不知,非我决计贬低他,他今岁二十有五,比府里的大少爷还虚长三岁,你看他是甚么德行?既无才学,操行也上不了台面,眼界倒是高,我原筹算与他捐个官做,他倒好,嫌品阶低,嫌地处偏僻,嫌东嫌西,也不想想,京畿重地,天子脚下,谁敢鬻官卖爵?就是有人敢,将军在府,我能买?不但好高骛远,又偏疼惹是生非,你教我如何敢将他举荐给将军?”
“莫希冀将军,大少爷遇着难处,将军尚且不加理睬,何论一个外门小舅子?”
朝堂授官时,狄琼之入礼部任职,方剂言则为国子监助教,职分不高却有雅名,熟料他以志在江山为由拒之不受,陛下未曾见怪,并赞其心清逸,得陛下允准后,毫无沉沦,萧洒拜别。
鬼婴泄气了,想出去时,却迷了向。
狄琼之与他算得上是君子之交,不深不浅,遇事求援并无难处。
隔门外,端了梨汤的压枝两手直颤抖,汗涔涔地偷摸退了出去。
“呵,”秋云水嘲笑道,“文尝这是说我捧高踩低了?大少爷出身乡野,不满十岁便随将军上了疆场,十六七始入小学,识大字,与冲弱同出同入,尚不求将军请夫子入府,秋云山年不敷五,爹爹便重金延请孟州高士入府教养,可他生生将夫子气得吐了血,七岁时就领了一班下人去高士家中又打又砸,其母立时便气得奔赴鬼域,孟州一干文人自此发誓,生不如秋府,死亦唾顽童,文尝可还记得?”
连体鬼肚里的小鬼扯着肠子咋咋呼呼跟着群鬼玩闹,女鬼被拉得四周奔逐,非常狼狈。
“这世上的事理,如何辩都辩不明白。可有些人,该是甚么样便是甚么样,命定如此,人所能及的不过顺天而为罢了。他既没本领,就别挑大梁,庸庸碌碌过完平生,求个安乐安稳有何不好?真到了不相称的位置,砸在脑袋顶上的非福是祸。眼下他再闹腾,也不过淫乐好赌,我尚且能顾得住,他如果当了京官,惹了甚么不该惹的人,闹出甚么大乱子,就凭我一个内宅妇人,还能清算得了吗?”
等啊,等啊・・・・・・
秋云水一席话将秋云山贬成了靴底之泥,文尝听着,早已面色不虞,见她歇了,立时回嘴,“少爷怎能跟大少爷比,大少爷生来含着金汤勺,十六七岁便认名儒大师为师,后又进了国子监,每日来往订交的俱是风骚雅士,如何能不成器?少爷呢?年纪悄悄就没了爹娘,夫人入了将军府,尽管将他扔在外头不睬不问,夫人现在又这般折损于他,奴婢都要替少爷叫声屈了。”说着,眼角更加通红,泪珠子不要命地往下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