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巴草的顶端动了动,仿佛是在点头。
“我本年三岁啦,你几岁呀?”
春苗勤脚快手,往锅洞里扑灭柴火,大铁锅里加一瓢水。水热的时候,崔老太恰好做完活计,取出钥匙翻开装粮食的柜子,按人头拿出半小碗玉米粗面,一小碗红薯面得先用热水发,到时候两种面混一起才不散,烙饼子才香。
幺妹眨巴着大眼睛,明显不在状况。
“妹啊,你病才好,可不能再着凉,晓得不?”
循着声音,她想起来,这声音……是她的小草草朋友!
黄柔是知青,细皮嫩肉花朵儿一样的城里女人,牛屎沟的人都说她待不久就要哭鼻子……但是,社员下地她下地,社员上山她上山,不止没哭鼻子,专业时候还主动承担起讲授童认字的事情。没半年,公社将她破格汲引为村小教员,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拿九合作分。
一听会减产,社会主义农夫们都不心疼了。
“好嘞奶。”
“我……我……”把家底都交代清楚,幺妹俄然不晓得要尬聊甚么了,小胖手绞啊绞的,又谨慎翼翼摸了摸干瘪的叶子,很快把手缩回。
那是一篮金黄带绿的油菜花,还没全绽。客岁下多了油菜籽儿,年前又舍不得拔苗,现在一个坑里挤满的都是油菜花,农业站的指导员说如许耗水耗肥还减产,得把那些小的不成气候的减掉。
“是抱病了吗?”
跑得急,人又小,糖水洒了一身,比及厕所门口,只剩三分之一了。
“衣服如何湿了,把碗搁归去吧。”崔老太抬着一把铁洋铲,里头是黄白黑相间的鸡粪,臭烘烘的。
日久见民气。媳妇是个好媳妇,只怪自家儿子短折。以是甭管村里人如何说,崔老太内心都有杆秤,待她也比其他三个妯娌亲热些。
“你如何这么瘦呀,要听妈妈的话,好好用饭哦。”
西屋里传来“哎”一声,很快出来一个穿补丁衣裳的半大女人。这是老崔家大孙女,两只细细的丹凤眼,黑不溜秋的瘦长脸,样貌不如何合适当代审美,但人勤奋,是崔老太的对劲助手。
狗尾草用嫩绿而颀长的叶子做出一个“扶额”的行动,小话唠又来了。
话未说完,忽听幺妹说:“姐姐,小草草跟我说话呢。”
“真的吗?”
对,糖水!幺妹咽了口口水,“哒哒哒”跑进厨房,偷偷瞄一眼,奶奶没看这边,忙抱着装糖水的小碗就往外跑。
但是,春芽只闻声“糖水”两个字,双眼亮得不像话,“糖……糖……水……今今……明天……”一句整话说完,对方都能听睡着。
躲猫猫是她最爱的游戏,没有之一。几个姐姐喜好看她小笨伯似的左瞅瞅右瞅瞅急红脸的模样,把这游戏生长为崔家雷打不动的睡前节目。
“不就一群妖艳贱货嘛,我着花的时候如何不见你们多看一眼。”大师正高兴的时候,幺妹俄然闻声幽幽一句。
饶是十二岁,可要抱起胖乎乎的小堂妹还是很吃力。而幺妹趴她肩头,眼睛还在狗尾草上恋恋不舍,这是她明天交到的第一个朋友耶。
这就叫惯性。
“小草草你会着花吗?你的花花能吃吗?”狗尾草着花是客岁的事,以她现在的影象和智力,早不记得了。